川鞋產業打造經濟“黃金中心” 迎時代新篇章
成都制鞋產業,孕育出世界“女鞋之都”的美譽,誕生過無數行業知名品牌。如今,這個足以影響國內鞋業格局的大產業,已經開始新的行業轉移和再升級。樂至,地處成渝經濟區“黃金(黃金專賣店)中心”,成為承接川渝制鞋產業的最佳目的地。四川樂至萬貫鞋業產業園,這座規劃總投資約52億、占地面積3500畝的綜合產業園區,成為四川產業變遷中的里程碑。
如今,總投資達16億元的四川樂至萬貫鞋業產業園一期項目,即將竣工;將用于引進鞋業生產企業入駐、萬貫修建標準廠房招引企業以及建設萬貫鞋業產業園招商展示中心,也已使用在即,包括成都依百蘭(依百蘭專賣店)、雅美迪、海之船、安迪拉在內的30余家大中型企業已經選擇入駐樂至萬貫鞋業產業園。據悉,完成全部建設的樂至萬貫鞋業產業園,可實現年產值70億元,年創匯2.4億美元,生產各式鞋約1億雙,提供超過8萬個就業崗位,將推動樂至提前完成“2020年城市人口達30萬的中等城市”目標。
作為省內最具標桿意義的現代化工業園區之一,萬貫鞋業產業園選址樂至縣,完成川渝鞋業轉移和再升級的歷史重任,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作為距離成都新機場僅50公里的樂至縣,在建的成安渝高速成都到樂至段僅77公里、從成都途經遂資眉高速前往樂至,車程也僅僅1小時……“一小時經濟圈”,讓樂至成為全省產業轉移發展的熱點區域。為此,就外界廣泛關注的樂至產業布局,以及樂至萬貫鞋業產業園的發展狀況,本報記者專訪中共樂至縣縣委副書記、縣長彭洪。
川鞋產業大手筆3500畝園區年產鞋億雙產值70億
隨著四川交通、物流網絡等產業基礎設施的全面建設,各種傳統優勢產業的調整和布局正在進行。以成都制鞋為代表的川渝制鞋,在這場產業革命中醞釀新升級。經過一系列的政策、交通、勞動力等生產元素的綜合考量,處于成渝經濟區“黃金中心”的樂至縣,成為承接川渝制鞋產業的最佳目的地。
位于簡陽蘆葭的成都新機場距樂至約50公里;在建的成安渝高速成都到樂至段僅77公里;從成都出發,經已建成的遂資眉高速前往樂至,車程在1小時左右……“從空間上來看,樂至處于成都產業發展的‘一小時經濟圈’以內,處于成渝經濟區黃金中心。在‘發展產業支撐城市,拓展城市承載產業’思路的推動下,在省委領導的高度重視下,樂至縣委縣政府積極做好各項工作,積極迎接川渝鞋業產業的轉移浪潮。”樂至縣縣委副書記、縣長彭洪告訴記者。
報告顯示,四川樂至萬貫鞋業產業園,項目規劃總投資約52億,將建設鞋業生產基地,成品鞋及鞋材為主的綜合市場等配套項目。其中,產業園一期項目總投資達16億元,主要建設招商中心及生產廠房50萬平米,引進60余戶成都制鞋企業入駐。彭洪告訴記者:“計劃2年內全部建成投產,預計實現產值30億元,提供超過2萬個就業崗位。”
“該項目入駐樂至以來,全力開展項目招商,積極引進知名品牌鞋業企業,取得了明顯實效,園區一期首批次568畝土地已順利完成招商工作,現已成功引進依百蘭、雅美迪等30余家鞋業企業。目前,卡美多(卡美多專賣店)、依百蘭西部工廠已投產,雅美迪等鞋業企業的施工設計方案已基本結束,并開始進場施工,其余企業已進入方案設計階段,將力爭在年底前有5-8戶企業開工建設、3到4家企業初步投產。”彭洪表示。
除此之外,園區“企業服務中心”目前已建設完畢并正式投入使用,在建的孵化園18幢標準廠房已完成全部樁基施工,其中兩棟示范廠房已建成,園區內道路施工正加緊進行中,園區建設面積達到5萬平米。
{page_break}據園區整體規劃顯示,樂至萬貫鞋業產業園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將形成集制鞋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展示、市場、技術培訓、電子商務信息交流、辦公生活服務配套完善、物業管理服務為一體的現代化工業園區,可實現年產值70億元人民幣,年創匯2.4億美元,生產各式鞋約1億雙,“樂至萬貫鞋業產業園的建設投產,至少提供8萬人的就業崗位,這對樂至城市化建設具有巨大意義,將推動樂至提前完成‘2020年城市人口達30萬的中等城市’目標。”彭洪告訴記者。
打造川渝經濟“黃金中心”迎接產業時代樂至縣域經濟新篇章
在一系列的產業變遷和轉移中,以承接鞋業產業為代表的樂至,川渝產業“中心效應”的作用將不斷擴散。樂至縣,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地處沱江和涪江的分水嶺上,處于成渝經濟區黃金分割點;從規劃來看,樂至屬于成渝經濟區發展布局“兩圈多極、三軸一帶”中的“一極”和“一軸”上,是重要的交通節點和現代物流基地,素有“川渝經濟黃金中心”、“交通要道匯聚地”美譽。
當下,明年即將通車的成安渝高速,成都與樂至之間的距離僅77公里,車程僅需40分鐘;而從樂至前往在建的成都新機場,距離也不過50公里,屬于成都產業“一小時”經濟圈。
“擴大樂至對外開放,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在結合自身資源優勢的基礎上,樂至正大力進行‘一區三園’建設。”彭洪表示,計劃到2020年,縣城要實現30萬人口的發展目標,因此,鞋業產業帶來的大規模人口,將和原有的紡織業、農副產業、造車業等形成合并態勢,共同推動樂至工業園區的集中、規模化發展。
“萬貫鞋業產業園項目,將對樂至產業發展和縣域經濟產生經濟的推動作用。鞋業產業在樂至集群發展,將和我縣現有的紡織業等產業形成聯動發展的良好格局,進一步豐富紡織產業內涵和體系,加快打造西部紡織城。同時,將充分聚集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推動樂至工業園區集聚化、規模化發展,以產業集群促進樂至縣域經濟的發展,在加快樂至‘兩化互動’、‘產城一體’方面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彭洪指出。
做大、做強、做活’,在發展縣域經濟的道路上,樂至想得更全面、更深刻,而這一切,隨著樂至萬貫鞋業產業園區的建設開了好頭。在該項目的合作模式上,樂至縣采取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模式,改變過去政府單一招商的局面,主動與企業萬貫集團合作,共同搭建招商平臺,協助企業做好平臺的組織與服務工作。在具體的合作過程中,突出四川樂至萬貫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企業主體地位,由企業在園區修建廠房和相關配套設施,采取以園招商、以企招商的方式,通過出租、出售廠房或自建廠房的模式,積極引進成渝地區的品牌鞋業企業入園生產。”
西鞋東移大勢所趨樂至:搭建平臺搶挖人才承接鞋業轉移
國內制鞋產業的發展,從東南沿海地區到西部腹地,從浙江、廣東到四川、重慶,中國鞋業產業“東鞋西移”的趨勢是既成的現實。而承接川渝制鞋產業的樂至萬貫鞋業產業園項目,此番動作無疑影響國內鞋業的發展格局。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成都的制鞋業開始出現萌芽,漿洗街一帶也成了全國聞名的‘皮革一條街’。”談及成都鞋業產業的發展歷史,成都海之船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甘定海感觸頗深,“在二十年時間內經歷了四次產業轉移,每一次轉移都在向土地集約化、企業規模化、產業升級化方向發展。”
2012年,成都市提出要進一步鞏固和強化中心城區的優勢地位,第一圈層要“轉二優三”,加快傳統產業轉移轉型步伐,著力培育以高端服務業為主體的城市業態;市場規律的必然趨勢、政策杠桿的導向作用,成都鞋業產業新一輪的發展機遇正在臨近,低端產業向高端產業、產業高端邁進的腳步已然來臨。
“為了讓入駐企業有良好的發展平臺,我們傾力打造樂至工業集中發展區,建成面積突破8平方公里,園區內交通、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完善,在此,我們啟動了占地3000畝的鞋業產業園,以及占地500畝的成品鞋及鞋材專業交易市場規劃建設,專門為鞋業企業入駐提供良好的條件。”
針對性的策略和措施,樂至縣成功引進一批制鞋及配套企業入駐發展,包括玉源、旭坤等鞋業企業已具有年產200萬雙鞋的生產能力,并已與成都萬貫(集團)實業有限公司和成都依百蘭鞋業簽署了投資協議,共同打造“四川樂至萬貫鞋業產業園”,努力為成都鞋業產業轉移搭建一流的發展平臺,全力打造成渝地區鞋業轉移的最佳承接地。
彭洪指出,針對鞋企用工量巨大的問題,縣委縣政府給予高度重視,充分利用當地人力資源豐富的特點,設立招工長效機制,形成“招得進、用得上、留得住”的良好格局:一是加強領導抓招工,建立了樂至縣招工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對企業用工問題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組織開展元旦春節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等活動,為企業招工搭建了良好平臺;二是突破區域合作抓招工。政府牽頭、企業為主,把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作為招工重點,以舉辦“樂至同鄉會”和實地慰問形式,廣泛發送招工宣傳資料,促進在外務工人員“抱團”回鄉就業創業;三是強化企業主體抓招工,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是解決企業招工難的關鍵;四是加強校企合作抓招工。堅持“政府搭臺,校企唱戲”,抓好職業教育與企業的對接,建立了職業學校+用工單位協作機制,在校企雙方共同承擔培訓費用的基礎上,政府給予一定的扶持政策;五是落實扶持政策抓招工。對企業招收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復員退伍軍人、殘疾人、享受低保政策人員等相關人員達到一定人數的,可按規定享受崗位補貼或按比例享受小額擔保貸款貼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