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棉花豐收棉農憂
每年10月的這個時候都是敦煌棉花成熟、采摘、收購的旺季。而今年的情況卻有些不一樣:棉花豐收了,敦煌的農民卻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原來去年1公斤8元的棉花,今年只能賣5元錢。
這是什么原因呢?敦煌市棉花市場管理辦公室主任李建軍告訴記者,根據他們的了解,今年棉花市場行情比往年收購價格低,普遍在五塊二到六塊錢之間,這和往年每公斤七八塊的棉花價格差距可不小。這樣的市場行情讓好多棉農接受不了。在他們看來,種植棉花的成本不斷在增加,而棉花價格卻只有五塊多,農民們一年到頭來的付出與收獲完全不成正比。10月21日,轉渠口鎮秦安村二組的劉宇龍對記者說:“按今年這樣的價錢,一年到頭幾乎不掙錢,還不如到外面去打工。”
近年來,敦煌市加大產業結構調整的力度,積極引導農民種植葡萄、大棗、溫室蔬菜等特色產業,棉花種植面積逐年減少。今年全市棉花種植面積13萬畝,比去年減少了1.5萬畝,比2006年減少了10萬畝。盡管如此,棉花種植面積仍然占全市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一。棉花價格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農民朋友今年的收入。那么,今年棉花市場低迷、棉花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李建軍說:“今年比往年收購價格低的主要原因是國家取消了臨時收儲政策。”敦煌市棉制品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梁恩說:“一個是外面價格低,咱們國家往年入儲的儲備棉也多,而用棉的企業像紡紗廠這一塊兒用的是便宜棉花,所以棉花的價格就低了,現在國家取消入儲就按市場走,市場的皮棉價格就不行,太高了下游企業不接受。”
記者了解到,當前我國棉花種植大部分仍是一家一戶種植的生產模式,機械化程度低,同時棉花的種植直接投入比較大,隨著農村勞動力的減少和用工成本的大幅度提升,農民種植棉花的實際收益越來越少。2011年,國家啟動棉花臨時收儲政策來穩定國內棉花市場的價格,保護和提高棉農種植積極性。雖然在穩定市場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國儲棉卻讓國家承擔了巨大的財政壓力。今年,國家取消了持續三年的棉花臨時收儲制度,這也成為棉花價格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梁恩說:“棉花價格低跟政府部門沒有直接關系,國家一直比較關注棉花價格,因為是傳統產業,但價格高低終究還是由市場決定的。”
一年一度豐收忙。然而,對于敦煌廣大棉農們來講,今年的棉花價格與他們本來的期待相差太遠。生產資料價格不斷上漲,拾棉工工資成本居高不下,而棉花市場如此低迷,棉農們辛苦了一年但能夠裝進自己口袋里的錢卻并不多,這已經成為廣大棉農無奈而又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市場經濟有起有落是自然現象,我們既然沒有能力去改變市場,那么就只能去嘗試著適應市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