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高管:百貨業轉型勢在必行
2015年,新常態成為高頻詞匯。宏觀經濟平穩、低速增長是新常態;實體零售與電商不斷角力市場份額是新常態;零售業態弱肉強食、競爭逐步進入白熱化是新常態;業內逐步調整創新、實現跨界與歸一是新常態;百貨業態成本上升、利潤收窄是新常態?;赝绱酥嗟男鲁B,其核心“變”即為新常態。那么我們究竟該如何把握住萬變之本?
贏得顧客的秘訣在于商品差異化。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低毛利、負增長的態勢不會發生大的改變,在這樣的背景下,品牌的市場培育期也在相應延長,不考慮“價值”的品牌差異化調整,只會為業績雪上加霜。因此在品牌的構建上,要充分考慮當前市場環境,綜合評估品牌對于百貨店的經營價值。作為百貨店,商品經營不應只是簡單地引入,更多的功力應該體現在對商品的駕馭上。例如:以提升顧客體驗為核心,打造創意體驗區、體驗店,打破品牌,突出商品;引進品牌集合店概念,突破經營面積的局限,重在擴展商品豐滿度和吸引力;憑借陳列布局,讓同樣的商品有著不同的氣質。
其次,營銷是市場制勝的關鍵。但在新常態下,以促為營、散亂的概念營銷、粗放的顧客維護等明顯拉低了營銷的格調,營銷的轉型勢在必行,模式、方式必須改變,真正激發營銷的創造力。全渠道的搭建于營銷而言,一是開辟了多渠道,讓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策劃要點、目標客群特點,選擇性價比最高的營銷渠道,提高營銷的到達率;二是大數據平臺的應用,讓精準營銷更有的放矢,讓我們更貼近目標顧客。在新常態下,低成本、高回報的經營訴求,精準營銷是必然,首先是找準目標顧客,然后是根據其特性創新方式方法,找到其營銷著力點,巧打七寸,實現高回報。
另外,服務是贏得顧客的靈魂。我們在研討實踐中發現,即將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簡化成了三層,用于顧客身上,簡言之就是“滿足期望-滿足欲望-滿足潛在需求”。想要贏得顧客,除了滿足顧客選擇百貨店的基本需求外,還要滿足顧客的非理性需求,產生的情感共鳴和良好的服務口碑。最高境界在于傾聽顧客聲音,滿足顧客的潛在需求。實際中,我們對于顧客的需求挖掘、滿足還尚顯不足,這也是我們面對顧客流失、關系維護乏力的癥結之一。我們可以從聲音的聚類分型中探尋,更要開啟新思維、新路徑,找到有效的采集方法。2014年,雙安就首次嘗試了用跟蹤調研法研究消費者行為,以挖掘顧客潛在需求,未來也會在這方面進行更多的創新實踐。
最后談談創新,在贏得消費者這一點上,最大的創新應該是如何“以顧客為中心,牽一發而動全身”。新常態下衍生了常態化創新,以變應變始終稍顯被動,只有主動創新才能突破禁錮、進退有度、前進有序。而工作的重點應放在創新管理上,其作為全新工作職能模塊,核心是激發每一個人的創新靈感,創造跨界的思維碰撞平臺,資源整合促進創新合作。此外,還要持續打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引導思考力,鼓勵實踐者,接納風險,容忍缺憾,但同時要把握:創新需要自由,自由亦有限制,特別是微創新外的重量級創新項目,更要理性鎖定創新的范圍,明確創新的重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