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涌動全民創業 服裝電商經濟或帶動
自今年初中央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以來,隨著我市投資環境完善、經濟快速發展,全民創業氛圍越發濃厚。截至5月底,全市累計發展微型企業38.76萬戶,涌現一大批創業人物。從今日起,講述他們的創業故事。
剛剛結束的第18屆中國(重慶)國際投資暨全球采購會上,海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近1000平方米的展位,成為參展面積最大的文創企業。
從2011年底注冊為小微企業,到兩年前登陸重慶OTC成為微企第一股,再到今年4月初啟動“新三板”上市,海龍控股一步步從小微企業成長為資本總額4905萬元的本地動漫企業龍頭。用海龍控股董事長彭亮的話說,“海龍的成長得益于當前這個最好的創業時代。”
創業,正在成為引領重慶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熱潮
創業潮覆蓋各行業階層
創業項目有草根有高端,創客有“海歸”也有農民工,如今創業熱潮已遍及重慶各個行業、階層。
3年前在奧地利拿到博士學位后,李志峰放棄了國外企業的優厚待遇,回到重慶與同學合伙創辦了“量子貓少兒科技館”,為孩子們提供體驗式的科普教育。而今這一教育方式得到市場認可,他們在重慶已陸續開辦了3家科技館,去年整體營業收入達到200余萬元。
創業大潮中不光有知識分子,一大批返鄉農民工也是其中的“弄潮兒”。
看準電商發展機遇,開縣返鄉農民工周圣福夫婦在當地創辦了服裝廠。去年,該服裝廠年產值近千萬元,躍居重慶服裝電商前三甲。
高漲的創業熱潮帶動了我市小微企業的發展。市工商局統計,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已累計發展微型企業38.76萬戶。今年1-5月,全市就新發展微企2.99萬戶,同比增長12.17%,帶動和解決就業13.28萬人。
“我市新發展微企更加注重發展質量,創業結構也在不斷優化。”市工商局負責人介紹,在目前我市享受創業補助的15.65萬戶鼓勵類微企中,由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失業人員、復員軍人等群體創辦的科技創新、電子商務、節能環保、文化創意微企,所占比重越發擴大。
今年以來全市高校畢業生群體的創業熱情也被充分激發出來,1-5月高校畢業生創辦鼓勵類微企9295戶,同比增長846.54%,占鼓勵類微企新增總量的55.62%。
熱土
優化環境激發創業熱情
筑金巢才能引鸞鳳。當前如火如荼的全民創業熱潮,離不開市委、市政府近年來陸續出臺的“給力”扶持政策。
最近,重慶米客微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頗受“金主”親睞,陸續收到多家風投和私募基金拋來的“橄欖枝”—自前年底成立微企進駐南岸微型企業孵化基地以來,米客微已成為年營業額300多萬元、收入數十萬的成長性網絡科技公司。
據了解,近年來全市多個區縣積極推進建設孵化園、孵化基地、創業園等各類微企發展平臺。不少區縣都相繼開辟創業“綠色通道”,開展“一站式”服務,推行“并聯審批”等服務,幫助創業者解決實際問題,提供良好的創業環境。
市工商局微企處負責人介紹,截至5月底,我市已建成229個孵化平臺,入駐微企1.18萬戶,年產值超過千萬的達2400戶。
除了搭建孵化平臺,為解決創業中普遍存在的資金難題,我市還出臺了一系列金融扶持政策。數據顯示,2014年全市下達各類扶持小微企業發展資金共計15.5億元,扶持范圍包括微企創業補助、小微企業場地租金補貼、貸款貼息、培訓補貼等多方面。
同時我市還積極為全市小微企業“減負”。去年全市共減免小微企業稅收18.9億元。
此外,我市還通過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傾斜和貸款擔保力度、完善貸款風險補償機制、拓寬小微企業融資渠道等方式,強化融資支持,緩解了企業“融資難”問題。
熱力
帶動就業催生經濟活力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帶來的不僅是微企的蓬勃發展,同時還撬動了大量社會資本,催生了經濟活力。
位于江北觀音橋的COSMO微企創業園,累計孵化76家微型企業和174家成長型企業,總產值超過2億元,解決就業3000人以上,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一張新名片。
位于觀音橋商圈的嘉陵三村微企創業園成立3年來,累計成功孵化微型企業175家,共吸納和解決就業3384人,近70家小微企業發展成為中小規模的企業。
市中小企業局負責人表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僅是擴大就業的重要途徑,更是推動區域經濟持續發展的“新引擎”。他認為,隨著全市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深入實施,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已成當務之急,而大眾創新創業是不少區縣找到的“突破口”之一。
重慶工商大學商務策劃學院教授李琳稱,激發大眾創新創業,有利于引導社會資本投向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業態,通過不斷創造新的投資空間和消費產品,能夠拉動區域經濟持續增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