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服裝業挖掘互聯網的潛力
浙江服裝業開始走向智能化,他們1天實現了成衣私人“云定制”。

“來這里看看紅幫裁縫的行情,找找合作機會。”剛參加完2015中國柯橋國際紡織品博覽會的祝邦增又趕到了寧波。
昨天,第19屆寧波國際服裝節閉幕,“共有來自7個國家、33個省(市)、區的330多個品牌參展。”寧波市經信委副主任宋達軍介紹,在服裝節期間還舉行了多場行業高峰論壇、發布會以及對接會等,“推進服裝產業合作,扶持服裝產業發展。”
作為紹興增博紡織品有限公司負責人,祝邦增一直在服裝節會場里溜達。除了合作商機,讓他感受最深的是,“這里的每個服裝企業都和互聯網搭上了,布料、面料、款式都在互聯網上,居然還有自己的APP。我要看看他們是怎么‘觸網’的。”
寧波服裝企業涉足“云定制”
“客戶通過在電腦前、手機前拍個照,上傳圖片,后臺就可以通過圖片數據測出人體尺寸,通過手機或電腦下單后,數據將直接傳輸到工廠制作。”首創開發該“云定制”平臺的寧波旦可韻服飾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該系統能實現從下單到整件服裝制作全部通過計算機管理來實現。
最讓祝邦增覺得不可思議的是,“生產周期可以從原本的15到20天減少到1天,生產效率提升20%,人員減少30%,還能降低產品不良率20%。”
如果按照該系統運營管理,祝邦增的公司“一年可以省四五百萬元費用。”
同時,還有一些服裝企業開始“向上走”。
“先讓買方找到布,側重響應效率;再提供增值服務,幫買方買到布,達成交易,最后通過上下游資源整合,成為紡織服裝業的入口。”由寧波一家服裝企業開發的“搜布APP”,與傳統互聯網面料展示交易平臺相比,“搜布APP”由面料需求者發布信息,由面料供應商主動進行對接交易。
在祝邦增看來,也就是“交易過程縮短了,企業開始向服裝產業鏈的上游拓展”。
此外,還有一款打通了傳統服裝渠道產銷鏈的網絡平臺。“讓品牌商能直控終端,了解終端用戶的需求以及銷售、庫存等情況,便于全國范圍內調配貨物,防止積貨壓貨,提升運營管理效率。”天下商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的介紹讓祝邦增覺得,服裝紡織行業被互聯網徹底改變了。
寧波紡織業總產值將達1840億元
在寧波,像這樣四處“觸網”的企業主越來越多。不過,他們大多并非僅僅為了跟風,更多是意識到了互聯網的潛力。
宋達軍直言不諱地指出,“離開互聯網,紡織服裝就是無本之木。”
不過,“連續幾年,服裝節的規模都在1200億左右徘徊。是不是發展遇到了瓶頸?”宋達軍回應,互聯網和智能制造是突破瓶頸的重要途徑。
事實上,寧波政府部門也正在積極引導紡織服裝企業“電商換市”,并出臺了《寧波市工業企業電子商務三年行動計劃》,市財政每年預算安排工業企業電子商務專項扶持資金不少于1200萬元,用于工業企業電子商務應用和發展。
不僅如此,寧波紡織服裝業還大力推進“機器換人”,大量引進自動化生產設備,同時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強科技創新,提升產業內生發展動力。在效益不斷增長的同時,寧波紡織服裝行業用工人數從“十一五”期間的40萬人,下降到目前的23.4萬人。
根據《寧波市服裝紡織業“十二五”發展專項規劃》,到今年底,寧波紡織服裝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1840億元,工業增加值達430億元;出口交貨值約830億元。
浙江紡企“八仙過海”爭“觸網”
“不只是寧波。”祝邦增覺得,紹興的紡織服裝企業也正在“搶著上網”。
“瓦欄”就跳出了傳統的交易方式,拓展上游生產環節,將花型設計師聚集在“瓦欄”這個網絡平臺上,“就像淘寶一樣,你看中了這個花型,然后和設計師線上聯系并最后完成交易。”瓦欄文化副總經理陳峰介紹,今年7月,傳化股份也已經入股“瓦欄”,雙方將共建紡織服裝行業O2O平臺。
此外,柯橋齊賢的“百思寒”羽絨制品品牌,今年也開始“觸網”籌建自主交易平臺。前不久,柯橋數十名布商還眾籌搭建了一個新型的面料貿易平臺——布碼頭。
今年以來,柯橋區新增阿里誠信通B2B企業及個體商戶1500余家,新增阿里國際跨境B2B電商企業100余家。
嘉興濮院也正在借助互聯網,推動產業業態升級。“以前來濮院采購毛衫都是靠朋友介紹,或者自己來濮院毛衫市場逛上一整天。”如今,采購商可以使用由“空中濮院”自主開發的專題采購APP應用,根據材料、顏色、款式的需要,高效精準地找到供應商。
“公司原本依靠羽絨服在電商市場占得一席之地,后來,在幾年的積累中,公司看中了羽絨服供應鏈的巨大空間,現在嘗試著做羽絨服的柔性供應鏈,為各種客戶提供設計服務,最終也促使傳統供應鏈發生了一場演變。”嘉興市冰川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吳金忠介紹,得益于互聯網,如今客戶想要什么款式的羽絨服,都能提供快速設計和小批量生產。這與寧波旦可韻公司開發的“云定制”平臺如出一轍。
“在這種形勢下,你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互聯網的氛圍。而且,互聯網+紡織服裝,已經改變了這個行業。”
祝邦增感慨,“身邊已經上網的同行都不缺訂單,忙得來不及,我們只能看著。很多服裝企業都已經在準備下個月的‘雙11’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