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戰略 將成為寧夏經濟新增長點
中國畜產品流通協會會長潘種樹在寧夏調研指出:“十三五”期間機遇和挑戰交織并存。
日前,中國畜產品流通協會會長潘種樹帶隊前往寧夏進行絨毛產業發展調研。近幾年來,寧夏因大力發展最具地方產業優勢的羊絨產業,原絨收購隊伍也隨之擴大,原絨收購量位居國內前列,它已成為與河北清河、內蒙古臨洞并列的目前國內重要的羊絨集散加工中心之一。
取消羊絨出口退稅政策,呼之欲出
在當地龍頭企業——寧夏圣雪絨國際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徳泓國際絨業股份有限公司、寧夏嘉源絨業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調研時,企業負責人呼吁:國家取消羊絨出口退稅政策,以此減輕企業的負擔。
徳泓國際絨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海科對此解釋道:“我國羊絨出口退稅政策雖然從2004年開始執行,但銷售價格實際上一直操縱在外商手中,多數羊絨出口企業為了各自利益,售價中的13%無毛絨出口退稅從換匯成本中剔除,利益已減讓給了外商,加劇了羊絨制品出口企業的市場壓力。另外,取消退稅有利于遏制不法企業套取退稅資金制造虛假盈利現象。一些不法羊絨出口企業利用出口退稅政策,以13%的退稅資金抵作銷售利潤,在羊絨出口交易時低價出售,套取國家退稅資金,導致羊絨出口企業競相壓價,羊絨出口市場一度陷人混亂,外商則乘虛而入坐收漁人之利。”
記者在采訪業界人士對此事的觀點時,普遍認為:如果國家取消山羊絨出口退稅政策將是我國羊絨產業發展的重大利好消息,原因是:一是有利于提高我國山羊絨出口單價。二是有利于遏制不法企業騙取國家退稅資金制造虛假盈利現象。三是有利于鼓勵高附加值羊絨制品出口,實現羊絨出口生產企業的升級換代。四是有利于培養我國真正的世界性羊絨服裝品牌。
一帶一路戰略,將成為寧夏經濟新增長點
據了解,中國的2000多家羊絨企業,實際控制了全世界93%的羊絨原料,全國70%的山羊絨原料在寧夏集散,65%的分梳山羊絨在寧夏加工,35%的無毛絨從寧夏出口。寧夏羊絨產業已經具有較強的國際影響力,形成了集羊絨分梳、絨條、紡紗、制衫、面料為一體的生產加工產業鏈。
在寧夏靈武調研時,中國畜產品流通協會會長潘種樹就羊絨產業如何優化資源配置的問題向靈武市委書記李建軍詢問時,他介紹說:“‘十二五’期間,寧夏羊絨產業年產值達117億元,成為寧夏加快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柱和特色優勢產業。寧夏羊絨產業的特點是規模小、數量多,粗加工產品多,精深加工產品少。羊絨加工企業主要分布在吳忠市利通區和靈武市,以羊絨工業園區為載體,羊絨產業呈現集群特點.吳忠市利通區以采購、流通、粗加工為主,靈武市則以粗加工為主、部分精加工為輔,銀川的圣雪絨、德泓則以精加工為主。目前,寧夏有羊絨加工企業90多家,年分梳山羊絨7972噸,生產羊絨衫384萬件,產品銷往意大利、美國、英國、日本、瑞士、法國等43個國家和地區。”
可以說,寧夏羊絨的發展速度較快,離不開吳忠市利通區和靈武市羊絨工業園區兩大羊絨加工基地的支撐,還有圣雪絨、德泓、嘉源、榮昌絨業等有影響的龍頭企業的帶動。
但更值得一提的是:面對十三五規劃即將實施之際,兩地方政府對羊絨產業進行了產業梳理和新的規劃。
靈武市書記李建軍表示:“‘十二五’期間隨著羊絨產業規模的擴大,市場份額的單一化已經不能支撐精品羊絨的發展之路。‘十三五’期間,政府為了讓企業拓展市場,寧夏在自治區政府和中國貿促會倡導下,主動融入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其旨是在寧夏中阿博覽會的基礎上,決定創建中阿產業園,該園依托寧夏靈武產業園的優勢,突出寧夏與阿拉伯國家合作的產業特點,創新合作優勢,引進合作伙伴,爭取通過三到五年的發展,打通寧夏與中阿合作的通道,帶動寧夏以及大西北、以及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合作的大發展,力爭成為寧夏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吳忠市利通區李玉山區長表示:“‘十二五’期間,利通區絨毛產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整體水平仍不高,初加工產品居多。‘十三五’期間,要加快現有園區的建設和招商引資的力度,通過優惠政策和優質服務,吸引更多的國內外著名紡織服裝企業落戶寧夏利通區。”
在調研座談會上,企業負責人紛紛結合各自實際,既講了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又講應對的思路和舉措,就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闡述了意見和建議。在聽取大家發言后,中國畜產品流通協會會長潘種樹指出:“十二五”期間,寧夏絨毛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首先,絨紗線產業有了新的突破,紗線實現年均增長14.8%,羊絨衫年均實現增長25.2%的喜人業績。其次骨干企業實現以應用高端裝備、發展高端產品占據產業高端。比如嘉源絨業等企業自主研發的聯合分梳設備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努力創建世界羊絨加工中心樣板工廠;德泓公司從意大利、德國全套引進的高端設備生產的高支超薄精紡羊絨面料填補了國內空白。此外,創新能力有效提升。建設了國家級羊絨制品檢測中心、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等8個研發中心以及寧夏羊絨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產學研基地、研究生實習基地等公共服務平臺,“山羊絨加工關鍵設備與關鍵技術研究開發及應用”項目列入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利用散絨染色設備實現羊絨及羊絨混紡成衣染色技術開發及應用”、“專業化精紡絨條生產線裝備的改造及示范應用”等項目得到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支持。
中國畜產品流通協會會長潘種樹強調: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世界經濟環境仍然比較復雜,機遇和挑戰相互交織,時勢總體對我有利,寧夏絨毛行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仍然存在。同時在我國絨毛行業發展中仍然存在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協會通過此次座談會要集中行業優秀企業家的智慧和經驗,努力解決行業的短板和問題,不斷創造行業新的輝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