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的焦慮在今年格外困擾地產大佬
王健林對金融充滿了期待,在此前的2015年上半年工作會議上,他說:“萬達未來價值最大的就是金融板塊。”
此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中,有43個城市環比價格出現了下跌,同比下降的有69個城市。對此,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中心主任李鐵直言不諱地指出,當前我國房地產行業面臨著結構性過剩危機,轉型調整勢在必行。也正如萬科總裁郁亮去年所警告的:賣不出去房子的開發商最危險。
房地產企業開始密集地跨界轉型,金融成為他們最熱衷的風口。例如萬達、碧桂園……但當轉型風潮涌動之時,前景卻仍然難測:金融是緩解房地產大佬焦慮的最佳良藥?還是只將企業帶入另一個競爭激烈的紅海?值得人們思考。
努力褪去身上的鋼筋和水泥味,成立了27年的萬達集團,站到了命運的十字路口:在金融領域尋找新的風口。7月21日發布的一紙內部批文,萬達集團醞釀了兩年多的金融集團成立事宜,終于得到了認定。
記者獲得的編號為大萬股【2015】19號文件呈現了萬達金融集團頂層設計上的人員構成。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親自掛帥,集團總裁丁本錫擔綱副組長。組員包含文化集團總裁張霖、集團高級副總裁金融集團籌建組組長王貴亞、高級副總裁金融集團籌建組副組長趙世剛、集團高級副總裁尹海、集團副總裁劉朝暉、金融集團籌建組副組長兼投資公司CEO陸肖馬,共計6人。
王健林對金融充滿了期待,在此前的2015年上半年工作會議上,他說:“萬達未來價值最大的就是金融板塊。”
在王健林的藍圖里,那個“看不見的萬達”是一個基于O2O、大數據、金融工具的萬達。戰略圖譜很清晰:萬達金融集團絕不重復傳統的金融模式,而是充分利用萬達獨有優勢,跟萬達商管、萬達電商結合,做真正的互聯網+金融。
在全行業觸網金融的浪潮下,地產企業涉足金融領域,萬達不是第一家。告別“野蠻生長”之后,“別再叫我開發商”的聲音從未消停。但擺在當下的疑問是:萬達轉型金融,只是一個跟風的“故事”,抑或是扼住時代命脈造就一個新的萬達金融帝國崛起的樣本?
現在,屬于萬達金融帝國的故事繪本,只是剛剛翻開了扉頁。
Howard Hughes Corporation首席執行官David R.Weinreb對時代周報記者強調,任何房企朝金融領域的轉型,必須要在人員上提前做好安排,“更為重要的是找到能堅持和企業并肩作戰的人,同時,這些人又能很好適應企業文化和制度”。
而在王健林思路里,萬達金融板塊的核心人員仍以他信得過的老人為主。在現今的金融領導小組班子里,四位為其長期以來的核心班底,這些老將曾共同經歷過萬達創業階段。
公開資料顯示,現年52歲的尹海從1993年1月開始就曾在大連萬達集團擔任多個職務,服務萬達時間最長。而丁本錫、張霖、劉朝暉三位老將分別于2001年、2000年和2002年進入萬達。
現年60歲的丁本錫已經服務萬達近14年,他自2009年12月起擔任執行董事并于2012年12月起兼任董事會主席,同時出任大連萬達集團董事以及萬達文化董事長。張霖現年雖只有43歲,但從萬達商業地產的基層做起,跟萬達有著15年的情緣。最年輕的劉朝暉現只有42歲,但也服務萬達近13年。
同時,金融領導小組三位空降的新貴的實力也不容小覷。51歲的金融集團籌建組組長王貴亞,從1984年起在建行任職30年,有著豐富的重大項目資產、債務重組上市與投資理財管理經驗。他曾于2009年12月起擔任萬達商業非執行董事,并于2014年2月起進入萬達集團董事局。
擔綱金融集團籌建組副組長的原渤海銀行行長趙世剛、原深圳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陸肖馬均在這兩年空降至萬達。
現年60歲的趙世剛,具有26年金融和經濟工作經歷,在2009年出任渤海銀行行長前,曾長期任職于中國銀行。在萬達動輒數十億美元的并購投資中,時常能看到合作貸款行渤海銀行的身影。現年49歲的陸肖馬雖并非經濟學科班出身,但卻具備豐富的金融機構和監管機構的從業經驗。從1999年5月起供職過美國道富銀行,爾后擔任過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以及深交所“上市公司監管”副總經理。
按照大萬股【2015】19號文件強調,這個新成立的金融領導小組將在集團層面進行資本市場的研究,包含重大投資(含合并)、重要業務決策、重點風險控制等。同時,在集團層面對所屬上市公司的治理和經營進行領導和管理。
王健林本人也強調,“金融集團要思考,銀行怎么跟萬達商管、萬達電商結合?我和丁總將牽頭創新,不僅僅是金融集團自己搞”。
在鈞涵顧問董事長謝志華看來,萬達在轉向金融業務過程中,做好核心人才的儲備極為關鍵。“由于金融行業屬于典型的英才驅動行業,專業能力和背后的人脈資源是金融業成功的關鍵。事實上,地產企業轉型金融業的,大量從金融業挖人已經成為常態,無論大型企業還是中小企業均是如此,此次萬達招募銀行高管就是基于其金融業的布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