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興夾浦鎮:聚焦“產業興旺” 紡織行業正轉型
產業,是美麗興旺的源頭活水。
“咔嚓、咔嚓”的紡織機運作聲,曾在夾浦鎮回響30多年。作為長興紡織產業的發源地,全國家紡面料、服裝輔料、窗簾布的主要供應地之一,夾浦鎮75%的家庭從事輕紡及其配套產業,紡織行業占到了全鎮工業總產值的九成左右。
但近年來,由于生產效率不高,勞動密集特征明顯,“低散亂”、環境污染等問題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
轉型“破局”,迫在眉睫。為此,長興以夾浦鎮為重點,全面開展傳統紡織行業轉型升級。“這不僅是經濟發展上的轉型,更是改善民生的要事。”夾浦鎮黨委書記沈強南說。
夾浦堅持紡織行業轉型升級這一主線,全力推進“2+5+N”集聚項目建設,實施散戶集聚入園、污水管網規劃建設、設備數字化改造、產業鏈延伸等工作,不斷提升產業集約集聚水平,進一步淘汰落后產能,改善環境質量。
最近,夾浦鎮丁新村小微園區一派繁忙景象。三幢三層高的廠房樓內,1200臺全新噴水織機全速運轉,樓下,叉車、運輸機來來往往,一摞摞剛織造下線的白坯布被打包裝上貨車,運往下一個加工目的地。
今年7月,丁新村16家散戶重組集聚,一起搬進了由長興家盛紡織有限公司建造的小微園區。“散戶以租賃廠房的形式入駐生產,公司則負責原料提供和產品收購。”家盛紡織的負責人劉伯良說,重組后的新公司規模擴大,生產管理更加規范,產品產量和質量也進一步提升,近三個月銷售額同比提升了30%。
大量的噴水織機集聚在一起,如何提升管理和運行效率?借力機聯網、大數據等數字化手段,企業找到了有效方法。在浙江創達紡織有限公司車間內,479臺噴水織機全部配上了智能集成模塊,各項生產數據可被實時發送至電子大屏,既方便了工人的操作,也有利于質量監管,生產效率比安裝前提升10%以上。
全面啟動紡織行業轉型升級以來,夾浦鎮通過實行鎮村干部“按戶包干”模式,順利完成工業邊界外噴水織機散戶淘汰集聚簽約工作,共計1581戶、29676臺;完成邊界內43家企業57個噴水織機集聚項目備案,并引導全鎮企業實施噴水織機機聯網改造7680臺。同時,2個小微園、5個集聚區及園區企業“低改高”項目等加快建設。
同時,夾浦鎮建立三級清廉承諾制,即機關干部“五帶頭、五表率”廉潔承諾、村干部“五不”承諾、企業經營“六不”承諾。紡織行業轉型升級涉及紡織企業359家、家庭織機戶1581戶,到目前為止未發生一起鎮村干部因紡織行業轉型升級中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被問責處理。
隨著房前屋后的喧鬧織機聲日漸遠去,夾浦的河道越加清澈,道路更加整潔。據介紹,以前噴水織機投訴問題集中于污水“跑冒滴漏”和噪音影響周邊住戶,轉型升級使得夾浦鎮工業集聚區企業運轉更規范,污水管控更高效,鎮域生態環境日益改善,老百姓的獲得感不斷提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