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外貿:老底子的堅持就是匠心不變
從數據上看,浙江的外貿成績在中國也十分耀眼。在2015年中國進出口"雙降",世界經濟形勢不樂觀的背景下,浙江2015年出口依然增長,進出口增速均好于中國平均水平。
這并非偶然。作為中國早期接觸外貿的地區之一,浙江有著老底子的匠心和韌性,也有新勢力的催生和創新。有著這些內涵的底氣,在這個計劃趕不上變化的時代,浙江聚焦供給側,多種沖擊的新形勢下,其外向經濟依然穩步向前,長青不敗。
如果說每個地區經濟都有著不同的符號,那么浙江的符號一定是"民企"。幾十年來,無數小工匠成長為大企業,民營經濟已成為浙江特有的底氣。
溫州人鄭秀康就是早期的工匠之一。50多年前,鄭秀康以做機械模具為生,機緣巧合下學會了制鞋,并創辦了自己的鞋廠,并逐漸將康奈皮鞋這一品牌,打向全球。那時,許多人都選擇了如他一般的道路,到上世紀80年代,溫州鞋企已有6000余家。
浙江溫州的民營經濟,也逐漸成中國經濟的一種典型。“溫州鞋”也成了溫州經濟階段性的代名詞。然而1987年,由于一些假冒偽劣的產品出現,在杭州市中心,5000多雙產自溫州的劣質鞋被火燒,并在中國引發了連鎖反應。這個中國民營經濟的發源地,也被打上了“造假”的標簽。
但許多真正的匠人并沒有因此退縮,火燒溫州鞋的事件,反而為困惑中的浙江民企指出了一條道路——品質和匠心。
為使鞋幫面料的厚度達到一致,鄭秀康引進多臺意大利產的平皮機,當時,一臺平皮機的價格,相當于溫州一套75平方房子的價格……依然打著“溫州制造”,“浙江制造”的牌子,通過引進高端工藝和機械化設備,向空缺的中高端市場進軍。
2001年,康奈在法國巴黎開出了中國鞋業第一家專賣店……2009年,已在10多個國家有200多家專賣店。
“不忘初心。”鄭秀康告訴記者,中國企業要走出去,首先要提升制造能力,讓自己“活長久”。如溫州鞋業對于品質的不懈追求,杭州臨安市節能電光源產業也是浙江外貿的一種顯現。
始于上世紀90年代的臨安節能電光源產業,如今節能燈燈管產量已達全球總量的1/4。目前,臨安市已擁有綠色照明生產相關企業500余家,年總產值達120億元(人民幣,下同),2015年出口創匯3.9億美元,分別占國內市場的1/3和國際市場的1/10。
該產業其中的“一份子”,杭州宇中高虹照明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林夫告訴記者,質量一定是放在第一位的。在外貿形勢嚴峻,成本等因素影響下,會通過研發新材料來保證質量。
“即使對方對于成本,要求越來越低,但我們也不會去走偷工減料的路。”已在30余國家有外貿往來的寧波奧雷士潔具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偉對此很堅定,“會以新技術和研發來降低成本。”
正是工匠們的堅持,在這不斷的洗牌中,浙江民營經濟在外貿中佇立了自己的標桿。杭州海關數據顯示,2015年,浙江省民營企業進出口14785.6億元,增長5.1%,占浙江進出口總值的68.6%。其中,民營企業出口12579.3億元,首破1.2萬億元大關,增長7.1%,占浙江出口總值的73.2%。
在外商投資企業和國有企業進出口雙雙下降的背景下,民營企業成為帶動浙江外貿增長的主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