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加工企業謀劃重奪中國絲綢市場話語權
全國繭絲綢行業8月四川論劍 。絲綢業流行一句話:“中國坯綢、意大利技術、法國產品”。中國每年要為全球貢獻七成生絲產量,卻與意大利、法國企業所獲利潤相差幾十甚至上百倍。
記者日前從省商務廳獲悉,商務部主辦的全國繭絲綢工作會將于8月在南充召開,13家沿海知名絲綢加工企業的代表,將圍繞產業轉型升級等問題,謀劃重奪中國絲綢市場話語權。
絲價飛漲助推產業轉移
南充市招商局人士分析發現,沿海絲綢加工業正加速向內地轉移。導火線便是今年以來的絲價飛漲。
絲價從去年最低的18萬元一噸,上漲到30萬元/噸左右。今年上半年就漲了75%。生產成本攀升,國內眾多繅絲廠、織造廠、蠶絲制品廠已無利可圖,甚至虧損。
近日,記者在成都絲綢城采訪發現,這個成都最大的絲綢集散地如今門可羅雀。女士精品絲綢店的老板葉敏霞滿臉愁容地說,絲價飛漲將成都市場的絲制品價格推高了2到3成左右。一種素縐緞睡裙,去年一天能賣兩三條,今年漲價后幾天都賣不了一條。去年她的鋪面掙了5萬元,今年還未盈利。
對于繭農、繅絲企業來說,絲價每噸23萬元是利潤均衡點。沿海絲綢加工業加快向內地轉移,就是為了靠近原材料產地,以降低生產成本。
經過前期接觸,富安娜、夢潔、羅萊等13家來自深圳、浙江的知名家紡、服裝和服飾企業將在全國繭絲綢工作會議期間,集體落戶南充,總投資近20億元。南充是國內原材料重要供應地,在養蠶繅絲-加工-印染-繡花-服裝-科研等方面已形成了完善產業鏈,當地不少企業還長期為沿海企業代工。
承接轉移推動轉型升級
目前,商務部正在制定措施,鼓勵和支持絲綢企業通過科技創新、品牌建設,拓展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促進產業發展。
省商務廳表示,由于缺乏知名品牌,長期缺乏積極主動的品牌經營,四川絲綢遠未實現其應有的經濟價值。四川絲綢產業升級,比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要迫切。
從產業分工看,蠶繭產量占全國1/3的四川,每年將大量蠶絲和坯綢賣給江浙一帶的加工企業,在全球產業鏈分工中處于末端。
從行業走勢看,絲綢業已從傳統的面料、服裝向服飾、家紡等領域快速挺進,真絲領帶、圍巾、蠶絲被、床上幾件套等眾多絲制高端品牌深受消費者喜愛。然而,在這些琳瑯滿目的商品中,真正讓消費者叫得出“四川造”品牌的卻不多見。13家沿海企業轉移,將為南充絲綢帶來品牌、技術與銷售渠道,促進產業升級。
省商務廳透露,下一步我省將推動絲綢產業向服裝、服飾等高附加值的終端產品延伸,積極承接絲綢服裝服飾產業轉移,進而提高全省絲綢行業的加工水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