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規模以上毛織業的總產值同比增長
“2008年初,我們來大朗考察投資環境時,鎮領導說,不要看現在大朗的毛織業好像很低端,兩到三年后,我們轉型成功了,夕陽產業就會變成朝陽產業。就是這句話打動了我們。”袁祖成坐在盛星科技(東莞)有限公司的辦公室里說。
他現在的身份是這家江蘇老牌電腦針織橫機公司的東莞分公司總經理。雖然總公司每年都會給他們下達指標任務,但他完成得很輕松。因為大朗已經從“全球毛織業最集中的地方”,變成了“全球數控織機最集中的地方”。
今年上半年,大朗規模以上毛織業的總產值達到33.8億元,同比增長71.4%;規模以上毛織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15%。
如果說18世紀中葉發源于英格蘭中部的工業革命,從一臺小小的珍妮紡紗機開始,改變了整個歐洲大陸乃至世界的歷史,那么如今,一場以數控機生產逐步取代手搖機、通過設備升級從而帶動產品設計研發升級的生產與科技革命,也正在大朗鎮悄然進行,并向珠三角其他地方擴展。
近日,本報記者再次深入大朗,從這個“中國羊毛衫名鎮”的產業鏈上各個環節的變化,解讀大朗毛紡織業轉型升級的密碼。
從手搖機到數控織機
大朗穎祺實業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曾天仁在接受本報記者的采訪之后,就準備飛往福建考察。
作為香港茂榮集團設在中國內地的總部,穎祺是東莞最大的毛紡織企業之一,擁有設在廣西、貴州、四川等省份的11家分廠。
一見面,曾天仁就盛情邀請記者參觀該公司今年6月28日剛成立的研發基地。“跟你上次來(比)又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哦!”
去年底,記者曾到大朗調查東莞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情況。當時的穎祺,還只擁有30多名設計研發人員,如今已經超過120名,公司還建立了設計部、產品開發部、信息中心(也即數控中心)以及一個材料檢驗室。
但穎祺真正的“大手筆”體現在購買機器上———從2007年到現在,穎祺已經購買了1000臺數控織機,其中一大半是去年底以來新引進的,光這一項的成本就達到3億元。
曾天仁是這樣算他的“人工賬”的:一臺先進的電腦織機,在同樣的1個小時里,工作效率等于傳統手搖織機的2.5倍;而一名工人只能操作一臺手搖織機,但可以同時掌控8臺數控織機。由此算來,一臺機器相當于20個熟練工人。
“在東莞,雇一名熟工,月工資最低的也要1600元,而數控織機不僅可以24小時運作,而且質量穩定,不管多復雜的尖端產品,只要能編程,機器就做得出來。”曾天仁說,同時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從下單到出產品,六七天就可以完成,手工根本趕不上,還能解決“招工難”的問題。
通過設備升級,穎祺的生產能力從一個月40萬件提升到180萬件,工人卻只是從原來的1500人增加到2500人。如果按照傳統的做法,要達到目前的產能,至少需要5000臺手搖織機。“我把雇工方面節省下來的錢,用來請更多的設計研發人員,效益還比原來好得多,而且設計研發又能帶來更多的利潤,形成良性循環。”曾天仁頗為得意地說。
大朗鎮鎮長謝錦波告訴記者,目前全鎮企業使用數控織機達6200多臺,可節省勞動力5萬多人,年內企業計劃購置數控織機3000多臺,預計年底可達1萬臺。
毛紡織業帶動數控織機制造業
改變不僅僅發生在毛紡織企業。
在大朗鎮的銀朗路上,這條兩年前還沒什么人氣的馬路,如今已經掛滿了各家電腦橫織機的招牌,琳瑯滿目。
謝錦波介紹,如今有8家數控織機生產企業在大朗設立工廠和研發機構,年產數控織機2000多臺;44家國內數控織機品牌商在大朗設立銷售機構。去年在大朗舉行的第八屆“織交會”上,機械展位十分火爆,從原計劃設定的48個,增加到后來的89個,數控織機意向成交達到了2380臺。目前,大朗已成為華南地區數控織機集散地,去年從這里銷售出去的數控機達2.89萬臺。{page_break}
盛星科技(東莞)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典型代表。
該公司總經理袁祖成此前連續多年參加“織交會”,大朗這個“全球毛織業最集中的地方”,令他看到了其中的商機。
“2008年初,會使用國產數控織機的毛織業企業還很少,但當地政府卻看得很遠,極力鼓動我們到這里投資。”當年底,正值國際金融危機襲來之時,這家在江蘇已經有20年歷史的專門生產全自動電腦橫編織機的企業,在大朗的分公司正式成立,年產能達到1500臺。袁祖成說,明年還會繼續擴產,年產能將達到3000臺。
設備更新換代總是伴隨著產業化的浪潮,一旦這一波設備升級完成,會不會擔心市場飽和?
面對記者的疑問,袁祖成信心滿滿地說,大朗有3000家毛紡織企業,據他們判斷,明年仍然會是需求高峰,再過兩年才會進入穩定期。“在那之前,我們會不斷降低成本,更新技術,通過技術進步來推動新的設備升級。”袁祖成說。
因為在他看來,大朗已經成了“全球數控織機最集中的地方”———除了大朗,旁邊還有常平、寮步。“在江蘇,我賣100臺機器,要10個銷售員出去跑,在這里,只要3個人。因為比較集中,所以方便。”
此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當地政府不遺余力的推動。“企業如果購買數控織機,政府會出錢補貼,還會提供融資幫助。在其他地方能找到嗎?”袁祖成說。
從生產基地邁向現代毛紡織商貿城
對于“中國羊毛衫名鎮”這個稱號,大朗人經常會驕傲地用一個比喻來形容:大朗毛織產業集群的毛衣年銷售量超過12億件,也就是說,全球60億人口,平均每5人中就有1人擁有1件大朗毛衣。
為了發揮產業集群優勢,大朗鎮政府正在進一步完善城市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努力打造以毛織貿易中心為龍頭的毛織商貿區,促進毛織高端資源要素向這個片區集聚。目前,大朗毛織商貿區已擴展到8.9平方公里,區內有5條毛織專業街和2600多家毛織企業。
這5條毛織專業街分為紗線原料街、數控織機一條街、毛衣成品街、五金配件一條街等,形成前店后廠、配套完善的經營生產格局。
“高端的產業形態需要高端的城市空間來承載。”謝錦波說,大朗非常注重通過城市升級推動產業升級,近年來不斷加快推進城市空間的再造,增強城市對各種資源要素的集聚能力和配置能力。
為了鼓勵集群內的龍頭生產企業在商貿區設立銷售總部,大朗還引進了鄂爾多斯、日本櫻花、日本島精、德國斯托爾等名企名店進駐商貿區,去年商貿區銷售值同比增長73%。
采訪中,謝錦波不斷強調,“與技術更新換代相比,人的思想轉換更為重要。”
他說:“如果只滿足于現狀,是沒有前途的,任何轉型升級都無從談起。在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前,大朗的思想就非常明確,今天不調整產業結構,明天就將被產業結構所調整。經過幾年的陣痛期,大朗已經初步看到轉型成功的曙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