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裝有望再度流行
上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中山裝可以說是中國的「干部裝」,大小官員們在正式場合幾乎都穿中山裝,當時不少平民百姓也以擁有和穿中裝為傲。但改革開放后,西風東漸,西裝逐漸取代中山裝成為上至官員下至百姓的「正裝」。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的回歸,中山裝又逐漸為國人重視,尤其是官員們紛紛帶頭穿中山裝更推動了中山裝復興:
去年「十一」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胡錦濤主席身穿深灰色中山裝閱兵,令全世界注目,也引發了新一輪中山裝熱潮。今年春節,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則以筆挺的中山裝出席廣東省春節團拜會,被媒體評價為「時尚又不失儒雅莊重」。汪洋還表示,希望在今后中國的傳統節日里,有更多的人穿中式服裝,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拉動中式服裝消費。汪書記力挺中式服裝,一時傳為佳話。另外,近年來,也有一些官員穿著中山裝出現會議和慶典。
近日,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明辦主任顧作義建議:「可以將中山裝改造成公務員制服」。
不過,有輿論認為,屬于國家公務員序列的公檢法、工商稅務等部門,都有各自統一的制服,倘若將「中山裝」改造成公務員的制服,重新大費周折地另換制服,無疑是對人力、物力、財力的巨大浪費。還有人表示,領導人在正式場合多穿中山裝本身就是對中山裝最好的推廣,無須將中山裝改造成公務員制服。
其實,中山裝能否民眾基礎。事實上,隨著傳統文化的再度復興,中山裝像旗袍等眾多中式服裝一樣,正在民間重新煥發魅力。
古老當時髦,如今,不少喜歡「搞搞新意思」的青年學生穿中山裝照畢業相、穿中山裝參加五四文藝匯演,而一些新郎則喜歡穿中山裝與新娘合影「懷舊風情」婚紗照。作為出席重大場合的男士「正裝」,西裝不再「一枝獨秀」,越來越多熱愛傳統文化的人士以中山裝取代西裝。另外,中國時裝界近年來也推出了眾多創新版中山裝。例如,以中山裝為造型,飾以龍、鳳、梅、蘭、竹、菊、琴、棋、書、畫等圖案刺繡;又例如,以印花面料制作中山裝,以黑白兩種顏色的面料拼接制作中山裝,變莊重的中山裝為活潑創意的時裝;此外,還有突顯女性線條美的女版中山裝。
有趣的是,最近制模名師馬樂山指導制作一只穿中山裝的「中山鴿」雕塑,石岐鴿被譽為廣東中山市的名片,而中山裝則是與孫中山相關的另一張名片。這只高度超過兩米的雕塑「巨鴿」穿上莊重的中山裝,憨態可掬展翅欲飛的樣子十分討人喜歡。
廣東中山市文聯主席、孫中山研究專家胡波建議,聯合寧波、上海等市,一起為中山裝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胡波指出,中山裝由孫中山發明設計是確鑿無疑的,但其他城市的手工藝者也參與了早期中山裝的制作。「孫中山留下的文化資源,包括中山裝、他的精神思想等,都不僅是中山人的寶貴財產,更是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寶貴財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