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服飾的文化內涵
阿昌族
概況:
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隴川和梁河縣。阿昌族自古以擅種水 稻而聞名。阿昌族是中國云南境內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古代漢文史籍曾記載的"峨昌"、"娥昌"、"莪昌"或" 阿昌"、"萼昌"等,都是對阿昌族不同時期的稱謂。 新中國成立后,根據本民族的意愿,統稱為阿昌族。 阿昌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由于長期和漢、傣等民族交錯雜居 ,所以阿昌人一般又能講漢語、傣語。
服飾:
阿昌族服飾多樣。男子穿蘭、黑或白色對襟上衣,著黑色褲,斜背一個“筒帕”,喜歡在胸前戴朵紅絲線結的菊花。未婚男子打白包頭,已婚打藏青色包頭。青壯年打包間時總要留一尺多長的頭布在腦后,并且在包頭上插花。已婚女子一般穿袖長而窄的對襟衣和遮住膝蓋的統裙,裹綁腿,用黑或蘭布包頭。未婚女子則穿褲不穿裙,將一根發辮盤于頭頂,用三指寬的布圍在辮子里圈,十分別致。阿昌族青年男女愛在包頭上插一朵花,多見白菊花,象征正直,純潔。
每逢年節時,婦女們還要配上銀飾,青年婦女胸前并排四個銀鈕扣,扣上掛四根長和匠銀鏈,腰間系的銀鏈頭上拴著小銀灰盒,手腕上戴著銀泡花鐲,脖子上戴銀項圈,耳朵上戴著銀耳環……。男子出門要佩帶式樣美觀的“阿昌刀”。
傳統的阿昌族男子服飾大同小異,穿藍、白黑等素色斜紋布對襟上衣,黑色或藍色長褲,系黑色綁腿,未婚男子打白包頭,已婚男子打藏青色包頭,隴川縣臘撒地區成年男子有的穿左襟上衣。
婦女服飾因地而異,以隴川臘撒型和梁河型最為代表。隴川縣臘撒地區的已婚婦女穿藏青色的對襟衣服和短到膝下的筒裙,上腿裹綁腿,包戴青色包頭。未婚女子的包頭較窄,只有6—7厘米寬,包時,巧妙地在前額的包頭上繞個圓圈收尾。已婚婦女的包間寬10—12厘米。服裝上布滿銀道飾,前胸釘四個銀扣,掛四排長8厘米左右的銀鏈子,腰系六股鏈子,鏈子頭拴著銀灰盒。手腕上戴銀泡花手鐲或扁形銀手鐲。
梁河阿昌族婦女的服飾款式別致,色彩斑斕,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頭飾。阿昌語稱之為“屋擺”。是用自織自染的黑棉布纏繞在頭上。當地人稱“高包頭”。這種“高包頭”。這種頭飾造型高昂雄偉,足有半為高將其展開,長達5—6米。據調查,它在我國具有包(戴)頭飾習俗的眾多少數民族中,其高度名列首位。這種頭飾是阿昌族已婚女性的標志,關于它的禁忌甚多,要包頭飾,必須到婚禮時才可。包戴儀式神圣莊重,平時包取,長輩晚輩互相回避,外人不可隨意觸及。此外,婦女們還佩戴直徑為3—4厘米的大圓耳圈,包間上插戳頭花棍。
筒裙,阿昌語為“姆支”。分無花紋的“素筒裙”和有花紋的“摳花筒裙”兩種。其制作從紡線印染到制經緯線,再織成布,均采用阿昌族傳統手工藝方法。摳花筒裙上用各色蠶絲線摳經織有“阿波花”、“細腳花”、“叉子花”、“香爐花”、“梨翁花”、“節子花”等與阿昌族日常生活關系密切的花紋圖案。傳說其中的節子花是當年孔明南征七擒孟獲時為阿昌族婦女衣著上制定的圖樣,它恰似一個手執兵戈的士卒,這是孔明特意鼓勵南夷邊民手執兵戈,把守邊關,保衛好自己的疆土(《阿昌族簡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裙腳上鑲有3—5道花紋,意為水溝,代表著祖先的農耕生活。舊時未婚女子也穿筒裙,現在僅限于已婚女。這種筒裙工藝復雜,織成一條筒裙,費時費力,還需要掌握高超的紡織技藝。因此,與之相關的禁忌甚多,如年幼女子不能吃雞爪,否則織裙時線亂;不能吃雞翅膀,否則織裙時線束編斜,難織好花紋;男子不能跨越等等,頗具神秘色彩。
“絞腳”和“綃邁”是阿昌族的兩種服飾佩件。“絞腳”為黑底。織有像筒裙一橛的花紋圖案,邊上釘紅羊毛絨線和狗牙、貝殼類飾物。婦女們走親訪友、喜慶節日都要在小腿上系“絞腳”。“綃邁”即圍巾,黑底,方形,四有繡花卉并墜有用毛線做成的“螞蚱花”及彩珠。平時可披圍,亦可以用來包裹什物。未婚姑娘多用它作為信物贈給意中小伙子。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