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慣著”洋品牌了
在北京市質量黑榜。
近來,國外ZARA,質量有問題不說,其傲慢的態度令消費者“傷不起”。洋品牌為何如此托大?對中國消費者的怠慢、推脫、敷衍,除了其自身的傲慢無禮外,中國市場監管機制的滯后,以及消費者的盲目追捧、炫耀消費,“慣”出了洋品牌的“壞毛病”。
監管不力,“慣”出了洋品牌的托大。為什么ZARA七次身陷“質量門”卻依然毫發無損?為什么沒有任何挽回補救措施卻照舊營業?為什么曝光產品質量問題的不是媒體就是消費者協會而不是相關管理部門?太多的為什么,反襯出了監管不完善造成的執法不嚴。監管虛置,洋品牌自然不“鳥”你。
國內品牌的羸弱,“慣”出了洋品牌的蠻橫。在全球經濟市場競爭的時代里,國外大品牌依仗著資金、技術、管理的先發優勢,在我國市場上攻城略地。而我國的民族品牌,除了幾個較大的牌子,大部分還處于一個探索和起步的階段。正是由于國內品牌的競爭力的弱勢,使得國外的洋品牌更加在我國巨大的消費市場里翻云覆雨。
消費觀念不成熟,“慣”出了洋品牌的高傲。近年來,隨著“豐衣足食”的中國人消費觀從溫飽型轉向享受型,一些消費者也出現了盲目崇拜名牌,非名牌不買,不是名牌不用的畸形消費觀。君不見,中國奢侈品消費占據了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市場,而且中國市場的奢侈品,價格普遍比國外高20%以上。其實一些牌子的產品,根本就是產自國內,到國外貼個牌子,轉回來就成了一些人眼里的高檔貨。國人這種不成熟的消費理念,也間接地助長了洋品牌的“脾氣”。希望一樁樁“質量門”能夠喚回國內消費者成熟、理性的消費心態,提高權益保護意識。
總之,國外品牌在中國市場“橫行”,是由于市場環境的整體缺陷造成的。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監管機制,培育具有良好競爭力的國內品牌,樹立起成熟理性的消費觀念,才能形成“洋品牌”與“土品牌”有序競爭的市場格局,才能建立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市場環境,真正把消費者利益放在首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