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和庫存壓力加大 企業應做好“持久戰”準備
眾所周知,三四月份是我國傳統的紡織銷售旺季,然而,今年卻遭遇了少見的清淡局面,棉紗和坯布等產品銷售受阻,價格大幅下跌。
目前,國內棉紗、坯布廠商現貨充足,主動出貨意愿較強,但價格跌勢未止,其中,中高支紗、坯布跌勢尤甚,基本已至成本線以下。C32S棉紗市價降至35500~36000元/噸,3月份以來累計跌幅4000元/噸以上,C32S×32S 130×70 63" 2/1 細斜布(噴氣)平均價格在11.50元/米左右,JC60S×JC60S 90×88 64" 1/1 細布(光邊)7.80元/米,累計跌幅已達2.00~2.50元/米。
2010年我國棉紡織企業取得了不錯的業績,達歷史最好水平,利潤增幅60%以上。而今年提前進入了淡季,讓眾多企業措手不及,紡織生產線虧損增多。目前多數企業感覺已走到“十字路口”,前景難測。
資金偏緊、難言利潤,企業進退維谷
盡管近期國內棉花、粘短和滌短等三大棉紡原料價格已有明顯下調,但總體仍在高位運行,棉紡織企業的資金占有量大。而且,今年國內棉紗和坯布等下游產品銷售困難,產品積壓,不少產品已跌破成本價,貨款回籠速度減慢,當前棉紡織企業的現金流越來越緊張。
此外,今年通脹形勢突出,黃金、白銀和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瘋狂上漲。國家由此把抑制通脹和收緊貨幣流動性放在首位,銀行銀根收緊,目前存款準備金率已達歷史最高值20.50%,一年期存貸款利率分別升至3.25%和6.31%,5月下旬仍有可能繼續上調準備金率或加息。
紡織企業也在這一輪調控中遭受“池魚之殃”,融資難,成本大,面臨資金鏈斷裂的危險。
庫存高企、政策疊加,悲觀情緒蔓延
過去我國主要依靠投資、出口和消費這三駕馬車拉動行業增長,今年在成本壓力較大、人民幣快速升值等情況以及日本地震和中東局勢動蕩的疊加影響下,今年出口增速明顯放緩,6年來首現季度貿易逆差。
由于今年市場景氣度不高和銀根緊縮,行業投資受到抑制,而國內消費向來占GDP比重較低,致使市場需求整體“塌陷”,三四月份已提前進入銷售淡季,棉紡織企業庫存不斷加大,目前多數已達一個月至一個半月的庫存“紅線”以上,部分已達兩個月的“高水位”。據了解,2萬多錠規模的紗廠基本有100~200噸的棉紗庫存。因此,在總量增長、供大于求的情況下,企業背負的壓力較大,河北,四川,重慶回龍壩,山東荷澤、高密等地區紡織企業停機減產或放假,部分地區30%左右的中小廠陸續歇業,以此來化解危機。
高價原料籠罩下,訂單量明顯減少
由于棉紡原料價格大起大落,下游客戶對棉紗、坯布跌價的預期較高,在“買漲不買跌”的心理作用下,多數采取化整為零、分散下單的策略,或者干脆轉移、取消訂單。因此,今年在高價原料的籠罩下,市場“恐高”氣氛陰云不散,致使企業以小單和短單為主,訂單量明顯下降,有些品種基本滯銷。由于沒有合適的下手時機,即使在原料庫存減少的情況下,棉紡織企業也不敢輕易進貨,由此形成惡性循環,上下游觀望氣氛濃厚。
綜上所述,2010年紡織業已提前透支了利好,今年在市場需求不振,以及資金面偏緊和恐高氣氛壓制下,大好形勢漸行漸遠,市場持續弱勢。在低成本優勢逐步喪失的今天,資金實力強的企業占有主動,而大量的中小型企業處境艱難,“減量提效”是必走之路,后期仍須提前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