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侵權“洋品牌”引海關監管高度重視
在“全球超市”義烏,侵犯“洋品牌”知識產權保護,一直是海關進出口監管中的重點監控內容。但現在這種情況開始發生變化,記者日前從杭州海關獲悉,根據該關統計,今年以來至今,在義烏查獲的涉嫌侵權貨物中,侵犯國有品牌產權的查獲批次已經高于美國、德國、日本,位居第一。
在義烏海關查驗現場,關員潘亮翻開一份查驗記錄本指給記者看,僅4月22日這一天,就查獲了三批侵犯國內品牌知識產權的出口貨物。他告訴記者,在以往的查驗中,涉嫌侵權的出口產品仿冒的多為國際大牌,但就在最近兩年,侵犯國內知名出口品牌的出口貨物明顯增多。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海關查獲的侵犯國內品牌知識產權的貨物中,不僅有“五糧液”酒、“虎頭”手電筒、“鴻星爾克”運動鞋等早已聲名遠揚的“國內大牌”,還有如“百草園”撲克等“名不見經傳”的小品牌。義烏海關知識產權科科員潘苗苗告訴記者,現在做貨物侵權認定時,經常能看到一些“生面孔”,一查都是國有中小品牌,約占查獲的侵犯自主品牌知識產權貨物的六成左右。
闖蕩國際市場,最難的就是闖出一個屬于自己的“名號”――自主品牌。也因此,面對增多的侵權行為,我省企業的自我保護意識紛紛增強。僅就義烏而言,自2005年出現第一家申請知識產權保護海關備案的企業以來,目前已經有29家義烏本地企業向海關申請知識產權保護備案,其中有18家是2009年以來申請成功的。
義烏知識產權保護的新態勢,同樣適用于我省其他地區。杭州海關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2010年,杭州關區(寧波市除外)查處的侵犯知識產權的案例中,侵犯國內自主品牌的占到五分之一以上,僅次于美國,排名第二。
為何侵權開始青睞國有品牌?對此,杭州海關這位人士分析認為,從保護知識產權的角度而言,無論是侵犯洋品牌還是本土品牌,海關都將一視同仁,但侵犯國內品牌案例的增多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這幾年包括我省企業在內的自主品牌出口意識已經顯著增強,自主品牌在國際市場號召力也在增強,也正因此,不法分子才開始把侵犯國內品牌知識產權作為新的目標。
而記者也了解到,在商務部重點培育的自主出口品牌中,我省品牌占到了四分之一。金融危機后,隨著我省企業加快搭建國外營銷網絡,我省自主品牌出口又明顯加速。抽樣調查顯示,我省企業出口中近兩成是自主品牌出口,擁有浙江出口名牌的企業的比例已經達到了四分之一。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侵犯國內品牌案例在增多,我省海關監管力度也隨之加大,記者了解到,目前杭州海關已經與寧波海關簽訂了保護知識產權的合作備忘錄,共同打擊侵權行為。同時,杭州海關還加強了與公安經偵部門的合作,雙方已建立知識產權涉嫌犯罪線索通報聯系配合的長效機制,近期已向省公安廳正式通報案件線索19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