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茫茫“店”海中以個性取勝——小店經營大智慧
小店雖小,但包含著店面營銷的大智慧
“我想,以我的智商跟情商,做生意應該不難。”許小鳳介紹說,前段時間很空閑,正好有個朋友家里經營服裝,想開分店卻苦于沒有時間打理,就自告奮勇地幫他們開了一個。
時下,開小店逐漸成為一些創業者的時尚選擇,他們大多數年輕,擁有高學歷,有著不錯的工作,有過高薪的工作背景,現在卻另辟蹊徑想成為特色小店的小老板。許小鳳是其中一員。
“我的心中醞釀著我們服裝店納斯達克上市計劃,等到那一天,我就可以不動一根手指頭坐等分紅了。”許小鳳半開玩笑地說。開張之初,她躊躇滿志,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打理這家小店,把它作為她的第二職業。
然而,現實卻讓許小鳳覺得很難。
“別人開店賣東西,價格翻幾倍,生意還特紅火。可是我的小店,唉!幾近虧本銷售,生意依然慘淡。是不是我真的就不是這塊料?”許小鳳有些不自信。
據她介紹,小店開業一個多月,做了幾筆生意:首先是同事的幫忙捧場,不賠不賺;第二筆的買家是BBS上的朋友,她買了一兩件時尚的衣服,既然是朋友,也打算擴大人氣,許小鳳就打折再送她一條圍巾,把朋友送出去以后才想到成本———虧本20元。
“為了積累人氣,我還把價格定位在物美價廉上,然而……衣服再好,價格定得再低,還是不行。”許小鳳無奈地說,“可能買家搞不懂我到底是在賣衣服還是在交朋友,也可能是我過于熱情嚇到別人了,總而言之,我還沒有真正賺到錢。”
為了能讓小店的生意有所起色,許小鳳嘗試了不少辦法。有人建議許小鳳在店鋪里順帶賣點別的,但許小鳳拒絕了,她想只做服裝,最多就是帶點鞋帽,再有別的,她就會覺得自己的小店就太不專業了。
雖然如此,但是最近一個月,許小鳳還是沒有盈利。“開店之初,因為是幫朋友開的,也沒好意思商量利潤分成的問題。現在,連考慮這個問題的工夫都可以省了。”許小鳳表示,幸好,開店之初自己就沒把贏利作為最終目標,“權當是一種興趣來做吧”。
針對許小鳳的小店困境,不少行業專家表示,小店雖小,但如何經營好包含著店面營銷的大智慧。
傍哲學
“沒想到跟著大店還挺有賺頭呢。”趙麗說。
趙麗一年多前想在方莊肯德基附近租個店面賣服裝,當時有兩個選擇,一個店面在幾家商鋪中間,還有一個店面在一家開業好幾年頗有實力的大服裝店旁邊。
想想各有利弊,趙麗開始也很猶豫,在專家的指點下,她大膽地租下了后面這家店鋪,如今,情況比預想中好多了,生意不但沒有全被大服裝店搶去,而且從大店逛出來的顧客還常常有人來光顧一下她的小店。
在企業經營管理的概念中,有一種叫“老二哲學”的說法,就是不做第一,不做第三,而只是緊緊跟在排名第一的后面做老二,瞄準機會再沖刺第一。
其實,創業者在創業之初,要學會做“老二”。采取跟隨戰術,可以規避經營風險,從中嘗到不少甜頭,使自己的創業開始就可以通過“蹭”獲得利潤。
“選址要有前瞻性,創業者在選址時要眼光放遠些,多了解該地區將來的發展情況。”有業內人士指出,要注意鋪位的性價比,不同的地理位置、周邊環境、交通條件、建筑結構的店面,鋪位的價格會有很大出入,有時甚至相差十幾倍。
此外,好的商家并非將鋪位成功賣出或租出后就大功告成,后期的經營管理、保證投資者有得賺是一個長期的運營過程,因此創業者必須把商家的后期運營操控重視起來。
“蹭飯”技巧
請客吃飯,來的人中通常有兩種,一種是應邀前來的,另一種則是硬要前來的。初開的小店,要資金沒資金、要經驗缺經驗,因此在品嘗市場大餐時,很少能夠被“邀請”。不過,這并不意味著這頓飯就吃不到嘴里。
在大店“應邀”時,小店學著“蹭頓飯”也未嘗不可。而且還別小看了這“蹭飯”,小店專門為這頓飯而去,就只管埋頭吃飯,到最后吃到嘴里的也許反而比大店還要多。
趙麗表示,她現在自己也經常去逛逛這家大服裝店,看看人家都是進了些啥貨,或者有沒有什么促銷上的好主意,自己能用得上的,就多跟著學學,看來她是從被動變主動了。
“也有人來蹭我家的飯了”趙麗說。你還別說,趙麗的小店和旁邊的大店都開得挺紅火,這被另外一些有心人“蹭”了去。
事實上,小店有著自己的優勢。
品牌出品各種款式的衣服一般是最符合市場中大多數人的消費需求的。這樣的設計就難免中規中矩。在追求個性人的眼中,容易顯得呆板老套。一般“小店”追求個性、前衛。很多店都在日益彰顯出自己的個性,在茫茫“店”海中以個性取勝。
毫無疑問,小店的潮流嗅覺總是要比商場快上一些,多則一年半載,少則一月半月,像近來大熱的茶花花飾、傘裙、寬腰帶等等,都是從小店開始流行的。
小店另一大殺器是“實惠”而不是“便宜”,不少小店的平均價格都在七八百元上下,有些貨品甚至以千元計。但和商場、專賣店相比,同樣價位的服飾“含金量”卻往往高出很多,商場品牌一般都含有大量的租金、廣告、管理、成本,而這恰恰是小店省下的。所以,權衡其中的個性、品位、獨特性,其“性價比”往往依然較很多品牌為高。
個性店面對一些顧客具有獨特地吸引,或可愛、或酷辣、或唯美的環境雖然沒有名牌專賣店千店一面的呆板,卻多了一分討人喜歡的個人色彩,可以從中看出店主人的匠心巧思。而且和在人來人往的大商場里購物相比,顧客當然更喜歡在一個小小的私密的空間里倘佯,有一點點神秘感、主人般的感受總是令人貪戀的。
此外,不像商場和專賣店里明碼標價那么一覽無余、毫無懸念,小店大都是可以討價還價的,不確定的價格當然會帶來心理刺激,砍價的過程雖然也會讓人頭疼,但其間上上下下、起起落落的微妙感受也是刺激無比。筆者的一個朋友工作之余消解壓力的一大秘方就是沖進小店,和店主人大戰幾個回合,“砍”它一個痛快淋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