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裝及西裝配飾的起源
西裝又稱西服、洋裝,其起源有多種說法。
其中一種說法為200多年前的歐洲,當時歐洲貴族穿著的宮廷禮服非常復雜,著裝環節非常繁瑣,不利于戶外運動;另一方面,其環形高領設計在體現高雅華貴的同時,也讓人在運動時常有窒息感。盡管宮廷服飾具有種種不便,但貴族們為了顯示自身地位,外出時仍需穿著宮廷服飾,忍受著身體上的不適。英國某位喜好漁獵的皇室貴族常約友人外出打獵釣魚,在騎射拋竿時常受扼頸之苦,在到達野外脫離平民視線后便會將宮廷服脫下,但是脫衣穿衣過程之復雜仍令這幾名貴族抱怨不迭。某次外出釣魚時,該貴族無意間看到一名當地漁民穿著敞領少扣的衣服,非常適合捕魚勞動,這種衣服簡陋卻不失瀟灑氣質。該貴族靈感閃現,回去后遂令皇室裁縫對貴族服飾進行改造,將高環形領改為敞領,外出時穿著這種改造過的衣服,其瀟灑筆挺的外表在貴族中引起一陣風潮,隨后這種衣服在歐洲漸漸流傳開來,漸漸演變為現在的西裝。
關于西裝的起源還有其他說法。一種說從前有個乞丐非常可憐,唯一的一套衣服上衣扣子掉得就剩下下面兩個,其中一個還因為扣門壞了扣不上,只好穿著這個扣著一個扣子的衣服在街上行乞。走著走著不小心褲帶也壞了,又不舍得扔,就掛在脖子上。這時一個聰明的裁縫正好路過,看到這種窮困潦倒的悲慘景象,靈感閃動,就有了今天的西服。
另一種說法,在18世紀末,西服的雛形在歐洲出現,Justancorp (法文,即緊裹全身的衣服)和Veste(法文,即現代西服背心的前身)以及Culotte(法文,即緊身長及膝的半截褲)構成類似現代三件西服的前身。20世紀初,英王愛德華的穿著成為新世紀男裝的范本---緞面高筒帽,厚呢長大衣,三件套西服,打褶長褲和手工皮鞋成為男裝的基本格式。
總之,西裝源于歐洲是可以確定的,到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形成現代套裝原形,開始成為日常裝中的正統裝束。
在穿西裝時,尤其在較為正式的場合中,常系一跳領帶。據說古代的西方人,特別是住在深山老林的日耳曼人,他們披著獸醫取暖御寒,為了不使獸皮聰身上掉下來,就用草繩扎在脖子上,稱為最原始的“領帶”。很有點“領帶”意味樣子的裝飾最早出現于17實際的歐洲。那時,正有一支南斯拉夫克羅地亞騎兵隊走在巴黎鬧事街頭,他們個個穿著整齊筆挺的支付,而脖子上都系一根布條,這引起了崇尚時髦的巴黎人極大的興趣,隨即爭相模仿,以示榮耀。后來,法國一位大臣上朝,脖頸上系了一跳白綢巾,并打上一個漂亮的扣結,當時路易十四見了,大加贊賞,并宣布以領結為高貴的標志,下令凡爾賽的上流人士都得如此這般。從此,系領帶打結的習慣便延續了下來。
在穿西裝的時候,襯衣上都還有這一個硬領,那是古代的將士們防御敵人、保護自己的一種措施,咽喉部位的衣領,都是用皮革和金屬特制的,用以防備敵人的利箭射在致命的喉部上,這樣,硬領也就保留下來。
袖扣的起源為18世紀,普魯士國王腓德烈大地十分關心部隊的軍容。他看到士兵們制服的袖子很臟,便問這是怎么回事,軍官告訴他說,這是士兵們經常用袖扣擦臉上的汗的緣故。為了改變士兵們的這種不良習慣,腓德烈便下了一道命令,讓所有的士兵在袖扣上都必須釘上金屬扣子。這樣一來,士兵如果再用袖子當毛巾擦臉,他們的臉就會被擦痛。果然,整個部隊的儀表變得整潔多了。而且從那以后,老百姓外套的袖口上也開始釘上扣子,但是只是為了美觀而已。
西服以及其各種配件吸收了宮廷服飾、民間服飾、軍裝等不同種類服飾的風格,可謂集眾家之長。正因如此,西裝具備了外觀挺括、線條流暢、穿著舒適、高雅典樸、瀟灑大方的特點,正是紳士風度的強烈外在表現。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