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視角:所有的衣服都是不安全的
一條最近的新聞:“工商部門對部分商場、超市、品牌專賣店銷售的時尚類服裝進行了抽檢。公布的結果顯示,抽檢服裝43個批次不合格。其中,ZARA、H&M、VERO MODA等知名品牌均上‘黑榜’。”作為一個普通消費者,可能會對這條新聞或震驚或漠然或議論幾句,但作為一個略關注時尚的人來說,這不成其為新聞。
何故?所謂新聞,一定不是常態(tài)之事,而是偶發(fā)之事,這條新聞之所以不成其為新聞,是因為它說出的是常態(tài)而非偶發(fā)——要知道在中國服裝界,“安全”從來就不是一個問題,不成其為時尚要考慮的因素,也就是說,在中國銷售的所有時裝,都是不安全的,都是不合格的。只要工商部門愿意,哪一天去檢查洋品牌,絕對都能抓住不合格的,并且統(tǒng)統(tǒng)不合格;只要工商部門愿意,可以在各地抽檢,絕對在任何一地都能檢出不合格的產品。雖然是同一品牌,ZARA或H&M,都是在中國生產,但合格的都賣到國外去,勉強合格或不合格的就在國內出售,所以雖然同一牌子,在歐洲買與在中國買絕對是兩種品質,并且在中國售價還高于歐洲。活該,活該中國人受罪,誰叫這泱泱大國就沒有一個叫得出來的牌子,誰叫同胞們明明知道這些衣服會穿到自己同胞身上,也仍然參與制造與售賣。在中國,一直處于“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戰(zhàn)爭”的關系中,人人是受害者,人人是施害者,你買人家衣服受害了,人家賣衣服的吃你賣的地溝油、毒大米、甲醇酒,不也是受害者?中國服裝不安全不合格,也是“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戰(zhàn)爭”在時尚界的體現。
ZARA、H&M這些高街時尚品牌,賣的是最潮的設計,賣的是極低的價格,幾十塊一二百塊一件的H&M,想想人家的成本,本來就沒多少利潤,想做到高質量顯然不可能。你隨便在街邊買件沒啥名氣的品牌或無品牌的衣服,隨隨便便也要好幾百,質量也未必就過關,只是工商部門懶得去查罷了。 ZARA要貴一些,三四百到一千左右,但質量要好一些——至少我在香港買的這個品牌的衣服,家常穿一下還過得去,也沒多大問題。這些時尚本來就不是賣的質量,如果想買經穿一些的,買優(yōu)衣庫吧。不過就算是一件T恤,你買一二百塊錢左右的肯定會掉毛粘你一身,最不濟也要五六百塊一件的CK,才不掉毛。也就是說,如果你想穿合格的衣服,那肯定得花大價錢。
但花大價格也未必就穿得到高質量的衣服,寫作《奢侈的!》一書的黛娜·托馬斯女士抱怨她穿著普拉達一蹲下去,就綻線,雙手一插褲袋,褲子就裂開。普拉達的成衣在一線成衣中不便宜,一條褲子人民幣一般在一萬左右吧。在我眼中他家的成衣質量,就兩個字:垃圾!我隨便一挑,就能找出線頭對線不準、條紋錯亂等問題。而LV的牛仔褲嚴重掉色早就不是什么新聞了,還曾被人告過。國際一線大牌的成衣質量,也不比ZARA們好到哪里去。
所以不要怨成衣,成衣就這鳥樣,不合格,不安全,大牌是這樣,潮牌是這樣,街邊小品牌也還是這樣,這是一個壞掉了的世界,所以時裝也是壞掉了的。倒不如自己買些面料,到落后地區(qū)去找些工匠用純自然方式染色,找街邊裁縫幫你量體裁衣——這回絕對一切都是合格安全的了。我的時裝理想就是回到小農時代,如此而已,卻又如此奢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lián)絡,請在30日內聯(lián)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lián)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