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服飾文化——塔塔爾族服飾文化
一、民族文化
塔塔爾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據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統計,共有4873人。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犁、塔城、阿勒泰、烏魯木齊等地市及昌吉州的奇臺、吉木薩爾兩縣的牧區。
“塔塔爾”是本民族的自稱。塔塔爾族歷史悠久,我國漢文史籍多譯寫為“韃靼”或“韃怛”。15世紀中葉,曾在昔日蒙古金帳汗國所轄的伏爾加河、卡瑪河一帶,建立過喀山汗國。19世紀中葉起,部分塔塔爾人出于經商等謀生的目的逐漸遷入我國新疆,遂成為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
塔塔爾族有自己的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語支,有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文字。由于長期與維吾爾族、哈薩克族交錯雜居,故這兩個民族的語言和文字也逐漸為塔塔爾族在社會交際中所采用。塔塔爾族信仰伊斯蘭教。
商業是塔塔爾族最主要的傳統經濟,農牧業和手工業居其次。部分人也長期從事文化教育與科技工作。
塔塔爾族人民能歌善舞,在新疆,不管哪一個兄弟民族,只要舉行慶典和婚禮,都少不了演奏塔塔爾族樂曲,唱塔塔爾族民歌,跳塔塔爾族舞蹈。
塔塔爾族的舞蹈按照傳統習慣,舞蹈中的男主角都由女子扮演。其舞蹈特點是:動作靈活,活潑多變。男 子多腿部動作,女子多手部和腰部動作。舞曲一般都節 奏鮮明,輕松愉快。音樂旋律和舞蹈形象都十分優美感人。塔塔爾族舞蹈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在節日喜慶時人們還舉行舞蹈比賽,特別是每年春天舉行的盛會——“ 撒班節”,即犁頭節,他們總要選擇一個風景如畫的地方,盡情的歡歌起舞,如癡如醉。
{page_break}
白絲綢男套頭衫
二、服飾聚焦
塔塔爾族的服飾十分別致。無論男女老幼,通常都喜歡穿一種寬袖、豎領、對襟的白色繡花襯衣,在襯衣的領口、袖口、胸前大都繡著十字形、菱形等幾何圖案花紋,色彩和諧、美觀。在白色襯衣外,再套一件齊腰短背心。這種黑白兩色的強烈反差搭配,在男子的服飾上更為普遍。男子除了衣服是這樣,頭上也多戴黑白兩色的繡花小帽。冬季則戴一種用羊羔皮做的藍色卷毛皮帽,下穿寬襠緊身黑褲,腳蹬長筒皮靴,外套毛皮大氅,腰束皮帶,顯得威武、瀟灑。
塔塔爾族的女子服飾裝束接近歐洲民間服飾,男子服飾與維吾爾族相似。女子上穿窄袖花邊短衫,下著褶邊長裙,外套繡花緊身小坎肩,頭上沙巾系向腦后打結,腰間一條繡花小圍裙。腳穿長統襪、皮鞋。耳環、手鐲、戒指、項鏈、領口上的別針,是女子通常的裝飾品。塔塔爾族婦女善刺繡。塔塔爾族的服飾干凈、整潔、艷麗,表現了一種功利性的美。男子戴小花帽,穿繡花貫頭衫,腰系三角繡花巾,外套對襟無扣短衣或“袷袢”,下著長褲、高筒皮靴。(“袷袢”:一種對襟無鈕扣長大衣,維吾爾語稱作“袷袢”。)
塔塔爾族的傳統服飾,男子一般多穿套頭、寬袖、繡花邊的白襯衣,外加齊腰的黑色坎肩或黑色對襟、無扣的長衣,下配赤色窄腿長褲。農、牧民喜歡扎腰帶,行動起來比較方便。冬季穿皮棉大衣。婦女多穿寬大荷葉邊的連衣裙,顏色以黃、白、紫紅色居多。外套西服上衣或深色坎肩。男子喜歡戴繡花小帽和圓形平頂絲絨花帽;冬季戴黑色羔皮帽,帽檐上卷。婦女戴嵌球小花帽,外面往往還加披頭巾。特別喜歡佩戴耳環、手鐲、戒指、項鏈等首飾。男女皆穿皮鞋或長筒皮靴。牧區婦女喜歡把銀質或鎳質的貨幣釘在衣服上。
塔塔爾族婦女的服飾艷麗而且大方。通常穿連衣裙,多為白、黃、紫、紅等顏色,素雅中透示著嬌艷。也喜歡穿一種鑲有半縐邊長裙,腳蹬“喀以喀”花皮鞋或長筒靴。頭戴鑲有很多色珠的繡花小帽,帽上披一塊彩色透明的紗巾,配以金、銀、珠、玉等各種質地的耳環、項鏈、胸針、手鐲、戒指等不可缺少的飾物,伴以熱情、爽朗的性格,更顯得楚楚動人。
刺繡是塔塔爾族婦女最擅長的技藝之一。她們靈巧的雙手,不僅在各種服飾上繡出令人賞心悅目的花紋,同時還在枕頭、被單、床圍、墻圍、桌布、窗簾等室內物品上繡出多姿多彩的圖案。姑娘出嫁的婚禮服,更是她們顯露自己才能與智慧的天地,一方方圖案,一朵朵花卉,無不表達著姑娘溫順、善良的性格和對新生活的美好希望與追求。塔塔爾族小伙子們通常也都以姑娘刺繡技藝的水平來作為擇偶標準,但無一例外的都會被姑娘們的高超本領所折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