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開啟曲線套現(xiàn)大門 倒騰股權賬面賺11億
據報道,體操王子李寧再耍財技,重推兩年前失敗的“以小控大”垂直控股架構,擬將25.23%李寧公司股份以13.58億元代價轉入自己持股55.9%的非凡中國,大開李寧日后減持的方便之門。
這宗交易看似“左手交右手”,李寧繼續(xù)透過非凡間接維持李寧公司大股東地位,但由于他持有非凡只有56%股份,故他與胞兄李進共同持有李寧公司的股份卻被攤薄。
非凡昨復牌后一度急升1倍,收市報0.12元,升84%。若以股份五合一后計,收市價約0.6元,遠高于非凡向李寧發(fā)股及可換股債券(CB)的作價,以非凡發(fā)行新股及CB計,李寧賬面升值11.5億元。
李寧昨在電話會議中否認間接減持李寧公司股份的舉動,“要減持我大可以在股價高的時候做,我只是想做這平臺……這次讓出利益給小股東,換取了非凡更大的發(fā)展。”
李寧是次轉讓股份予非凡,不收分毫現(xiàn)金,只收非凡新股及可換股債券(CB),分別相等于5.785億元及7.8億元。非凡擬將股份五合一,新股發(fā)行價及CB換股價為經合并后每股0.325元。收購作價相等李寧公司每股5.1元,較停牌前溢價5.6%。
非凡又向李寧作盈利掛鉤安排,若2013 至2017年李寧公司盈利高于今次收購作價(以25.23%應占盈利乘雙方同意的市盈率得出數字,減去收購價差額),非凡將額外向李寧兄弟發(fā)行“盈利能力CB”,換股價同為0.325元,上限7.8億元。
花旗︰市場或憂李寧股份被賣
花旗分析員指,今次交易難免引起市場憂慮日后李寧公司股份被出售及抵押的風險。值得注意的是,非凡向李寧發(fā)行的新股不設禁售期,CB亦可于生效后自由轉讓,為李寧減持給予極大空間及彈性。而且“以小控大”的垂直架構,令非凡大股東在上層套現(xiàn),亦不失對子公司的控制。
非凡自2010年宣布進軍房地產后,即以逾0.6元的配股價連環(huán)抽水,籌資逾12億元,截至6月底止,非凡手頭現(xiàn)金約10.78億元。過去兩年僅支付過沈陽市長白島土地按金2.3億元,業(yè)務發(fā)展幾近停滯。
今年1月,李寧先后賣走香島道大屋及向私募基金TPG減持李寧股份套現(xiàn)逾6億元,市場亦盛傳他有意出售非凡。是次交易需獨立股東表決批準。
李寧鐘情“以小控大”垂直控股
李寧今次使出“以小控大”財技,是兩年前的翻版,惟當年被上市委員會裁定為“反收購”而失敗,今次要成功過關,只等獨立股東表決批準。李寧情有獨鍾的“以小控大”垂直控股,亦是大孖沙企業(yè)常用架構。
“他一直很想用細公司控股大公司,不知道是甚么心態(tài)。”有接觸過李寧的投資銀行界人士透露,早于2010年李寧買殼入主非凡中國(08032)時,已抱定“以小控大”的垂直控股架構。
靚資產放子企 阻敵意收購
投行人士分析,垂直控股好處之一,是讓終極大股東以最小資本,杠桿地控制整個上市王國,精髓在于大股東最直接持有的公司規(guī)模要小,但持股比例要高,“最好的資產都放在子公司,外來投資者若覬覦子公司(市值較高),進行敵意收購的成本龐大得多。”
香港藍籌亦多見這種以小控大的垂直架構,例如會德豐持九倉、恒隆集團持恒隆地產。最出神入化當然是長和系,“垂直”長度最長,市值約2,600億元的長實垂直持有市值達3,200億元的和黃,再由和黃垂直持有其它公司,包括長江基建及電能實業(yè),市值為1,160億及1,400億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lián)絡,請在30日內聯(lián)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lián)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