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孫瑜鴻 最具女人味的服裝設計師
她是最具女人味的服裝設計師,多一份的多愁善感,少了一點野心。孫瑜鴻對于鐘愛的刺繡有種偏執般的熱誠,透過她的時尚設計,刺出了典雅的美麗圖騰,繡出了她的品牌之路。
臺灣設計師孫瑜鴻有著小女人般的性格,卻從未想過自己想要成為時尚設計師,即便從大名鼎鼎的英國圣馬丁服裝設計畢業回臺后,也只是認分的進入Issey Miyake當個采購,野心?的確是少了點,不過還是被學學文創董事長徐莉玲看見她不凡的刺繡手藝和設計天分,硬是把孫瑜鴻推到了風頭浪尖上,從2010年開始創立了自己的品牌-Sun Yu Hong。
遇上生命中的伯樂
出生在臺北的孫瑜鴻,小時候時常流轉在世界各地接觸不同的文化,最后選擇負笈英國圣馬丁藝術學院專攻服裝設計;攤開孫瑜鴻的履歷表,充滿了任職一流品牌的經歷,從Dior、Chloé、到John Galliano,這些人人欣羨的機會,都是孫瑜鴻努力表現爭取而來的。
當孫瑜鴻畢業回臺后,心中并無大志,很務實的先在Issey Miyake當個采購,之后轉到了學學文創志業上班,成為“色彩研究員”,負責幫學學文創董事長徐莉玲準備講課的資料時,讓徐董事長忽然得知,眼前這位色彩研究員曾畢業于圣馬丁設計學院,也是位設計師,所以便想看看孫瑜鴻的作品,之后的發展就如偶像劇一般,孫瑜鴻經由徐莉玲的支持下,從2010年創設品牌而踏上設計之路,此時也剛好搭上臺灣文創產業發展的順風車,這讓孫瑜鴻有個美好的開始。
SUN YU HONG的品牌之路
創立了品牌后的每一天,并不是孫瑜鴻之前所想象的那樣,她形容一天的工作行程:” 從早上到公司開始,要做很多不是設計的事,跑銀行這些瑣事都要自己去,還必須親自接觸一些布料廠商和生產的工廠,品牌營銷的部分也要自己參與。“ 聽得出來孫瑜鴻雖然累歸累,還是甘之如飴地樂在其中,并幸運自己擁有了屬于自已的品牌。目前品牌的營銷做的還不錯,有了學學文創在后的大力推廣下,品牌知名度漸漸地打開了,上了一些電視訪談節目,像SS小燕之夜或中天頻道的記錄臺灣等。
因為極具女人味的風格和精致的材質和刺繡,非常適合名媛夫人們,孫瑜鴻有了屬于自己的顧客群, 如;臺積電董事長夫人張淑芬和新光集團二夫人孫若男等,都是她的忠實顧客,更離奇的是歌手周杰倫也曾想買她的畢業作品。
價格也是品牌的優勢之一,從最便宜的T-shirt為25元人民幣到最貴的大衣4500人民幣不等,對一個設計師品牌來說,價格非常的合理。
“洋裝要在2000塊左右,而有手工刺繡的部分會比較貴,不過通常是我自己一針一線慢慢縫的” 孫瑜鴻說到,也因為每一件服飾都需要她的刺繡,所以目前的商品項目并不多,只有女裝和小包包,皮夾,圍巾等一些比較簡單的配飾。
WHAT IS SUN YU HONG DESIGN?
“我的美學基礎都是從生活的經驗而來,從小我們家時常搬家,因為父親的常常去世界各地到處行醫,美國,歐洲還有到很多地方不斷地移居和流轉。所以從各地獲得不同的感觸和體驗,我的美學基礎是一點一滴累積而來的。”
最后落腳到了英國圣馬丁學設計,英國對孫瑜鴻來說像是一個烤箱,把之前各地累積的能量都在這里釋放轉化成為不同的美味。
“天平座的我喜歡很簡單的設計,線條和剪裁都要求很簡潔“ 孫瑜鴻緩緩的,淡淡的聲音從話筒那一頭傳到我耳里,她設計的風格,跟本人給人的感覺一樣,緩緩的,輕輕的,像是舊時的回憶,有一種淡淡的復古味;貼身的剪裁線條表現出女性特有的優美素雅,穿上她的服飾會讓你很有女人味。
孫瑜鴻也對能表達女性柔美象征的印花、柔軟細致的材質和刺繡特別感興趣。使用刺繡一來表達她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自我詮釋,二來更像是一個象征女性的圖騰,輕柔的依靠在女性身體上。 “我很喜歡刺繡,很多都是我自己親手去做的。對于手工藝方面我有不同一般的想法,在科技發達的年代手工是很容易被取代的,面料對我來說才是重要的,柔軟的材質和多層次的觸感才是設計無可取代的部分。
THE FUTURE OF SUN YU HONG
雖然孫瑜鴻在臺灣已有不錯的發展,但對于海外的拓展,目前沒有規劃,英國,中國,香港,日本都是品牌潛在的市場。 這部分孫瑜鴻還是會參考前輩和合伙人徐莉玲的意見,她說:“開公司做衣服是夢想,不過本來我就沒有想過把事業做到全世界,可是現在卻希望往國外延伸;總之希望品牌能經營的長久,不一定要做到很龐大;未來想以Eley Kishimoto為品牌發展目標” 孫瑜鴻的夢想乍聽雖小,但事實上卻很遠大,品牌能做到長久持續的經營不是件容易的事;臺灣有為數不少的資深品牌如:夏姿,溫慶珠,陳季敏等,但卻面臨到人才的斷層,臺灣時尚設計的下一代并沒有發展起來,雖然現在陳劭彥,古又文的名字頓時間被許多媒體炒了起來,但品牌能否走的長久還是充滿著很多挑戰。
OPPORTUNITY和INTEGRATION 讓新一代的設計師的路更寬廣
孫瑜鴻對品牌經營之道和面對國際化的挑戰,自有一套理論“雖然有很多西方設計師以西方的觀點出發,來詮釋東方的美學,但那都不是很精準的;因為全球化的影響下,我們這一代的設計師有機會用自己的觀點去表達什么是中國美學和設計, 這就是我們這一代設計師的最大優勢。
留學英國的那段時光,讓她有機會能”INTEGRATION” 截長補短的提升設計力,就如她說的”我到英國只是學技術和擁有更多的靈感,日后可以運用這些技巧來進行設計。無論我的背景有多么多元化,從美國到歐洲再回到臺灣,但我本身受儒家文化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我相信新一代的設計師也都是”。文化背景給她的根,孫瑜鴻說不清楚也不知道有沒有反映在設計上,總之能再有一個孫瑜鴻,對臺灣時尚產業來說是種鼓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