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絲綢服裝:“東方瑰寶”仍然處于明珠蒙塵
到目前為止,絲綢服裝這塊“東方瑰寶”仍然處于明珠蒙塵,門可羅雀的無奈和彷徨之中。
絲綢服裝在古代的時候一般都指用以桑蠶絲為主包括部分柞蠶絲等天然蛋白質纖維織造的紡織物品。但目前廣義上是絲綢服裝還包括了凡是經線采用了人造或天然長絲纖維織造的紡織品。為了便于區分,純桑蠶絲所織造的絲綢又被特別稱為“真絲綢”。真絲綢服裝是我國古老文化的象征,早在公元前四世紀,中國的絲織品就已經馳名于世。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真絲綢服裝行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在當時,真絲綢服裝成為了我國出口創匯的重要產品之一。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真絲綢服裝行業為我國的改革開放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由于我國的真絲綢服裝產品長期以出口歐美為主,沒有及時的拓展海外其它市場和內銷市場,導致了其銷售渠道非常單一。從2006年初開始,受到海外市場萎縮以及隨之而來的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致使我國真絲綢服裝行業遭遇到了相當大的打擊。
價格奇高,傲睨一世
自古以來真絲綢服裝不論是在無數的詩詞歌賦中還是在各種演繹小說里都有表示奢侈、富貴的意思,能穿著這種真絲面料衣服的主人公大多屬于當時社會的上層人士。在真實的歷史中,我國古代真絲綢服裝確實與禮儀、地位、財富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這其中最能說明問題的莫過于古代皇帝的龍袍以及各級官員的官服,它們都是由真絲綢面料制作而成的。實際上,在古代的時候由于養殖技術的限制,所以桑蠶絲的產量很少。一般只有官員,貴族等才能享用綾羅綢緞,普通的老百姓則只能穿著素色的麻布粗衣。因此,受到歷朝歷代文學作品的影響,如今在我國大多數老百姓的心目中真絲綢服裝仍然是高檔貨的代名詞。
就是因為在國內市場上不論是買方還是賣方都下意識地認為真絲綢服裝屬于高檔產品,因此它的價格自然相比于其它的纖維面料服裝來說要高出許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