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國之漢朝的服飾文化
服飾從源起到各時代豐富多樣的發展,它的存在已經不只是滿足人們生活需要的器物,不只是人類為了生存而創造的物質條件,更是人們在社會活動中的重要精神表現。 漢服,即漢民族傳統服飾,作為中國服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民族政治、經濟、 思想、文化的反映,體現著民族心理素質。 漢服是漢民族從政治經濟到審美文化各方面的綜合體現。在中華民族綿延數千年的文明史中,其輝煌、震撼的藝術形象,不僅卓有成效地引導和干預著國家的政治統治,更隨著人民的社會生活變遷、發展,成為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血脈與象征,為世界服飾藝術的開拓發揮出廣泛而又深刻的影響。
兩漢的服裝
從三皇五帝始,漢民族憑借自己的智慧,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漢服文化,發展形成了具有漢民族自己獨特特色的服裝體系——漢服體系。博大精深、體系完備、悠久美麗的漢服,是中國不可多得的一大財富,是非常值得每一個炎黃子孫引以為自豪的。
漢服的主要特點是交領、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繩帶系結,給人灑脫飄逸的印象。這些特點都明顯有別于其他民族的服飾。漢服有禮服和常服之分。
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襦裙”制(襦,即短衣)等類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著。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配飾頭飾是漢族服飾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漢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頭發綰成發髻盤在頭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樣。女子發髻也可梳成各種式樣,并在發髻上佩帶珠花、步搖等各種飾物。鬢發兩側飾博鬢,也有戴帷帽、蓋頭的。
漢服,即漢族人的傳統服飾。某些意義上講,漢服不過是一套衣服,而且是古人的衣服,很浪費布料,穿上后行動多少會不便。而且一點也不時尚,實則不然。 一個國家民族形象的確立是其民族身份認同、民族精神弘揚以及發展最直接的表現形式之一。漢服,作為兩漢的“國服”,是提純、升華了的漢服文化,國服的確立使中華民族的形象得以進一步明晰,它承載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弘揚我們中華民族精神的載體。“國服”是一國之服,是國家整體形象和內涵綜合體現的重要標志。“國服”是一個國家的符號和象征,體現著文化、禮儀、藝術、風俗等各層面的內涵。“國服”強調“國”而不是“服”,“國服”的背后透露的是一個民族整體的意識和意志,是政體結構、民族精神、文化素養、審美取向等綜合特質和標記。
由于漢服是中華民族文化積淀、審美傾向、社會價值、人文風俗等的整體體現,無論從其歷史傳承性、文化藝術性、社會影響力還是服用層面都是其它服飾所不可替代和比擬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