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認識衣服的質量好壞
一件衣服的成本組成可以分為3大部分:面料,輔料和做工。那么,一件同款的衣服,排除設計師的費用(因為現在很多都是抄款的,自己設計的這里就不講了),成本基本就由上面3個因素決定了。
先說面料
這在成本中占的比重是最大。現在由于是網上交易,大家看到的只是圖片,那么,看起來同一樣的面料其實是有很多種的,大的來說,是可以完全不同的2種面料,價格相差可以一公斤相差十幾元,這個在這里就不做解說了。小的來說,可以分為:
1,含棉多少
一般分為精棉,全棉,cvc,全滌,質量遞減,價錢遞減;不少商家宣傳的全棉其實不是全棉,都是cvc為主。
2,支數多少
這個不同面料有不同分法,一般來說,支數越大,面料越精致,手感越好,當然價格跟著遞增; 舉例,18支,21支,26支,32支等等;
3,克重多少
一般是130g,140g,150g,160g,180,200g,220g,240g等等,價格遞增,克重從一定程度決定了面料的厚薄,也就決定了輕重,像針織面料都是論斤稱重拿布的,克重也起到關鍵作用。相差10g的差別是不大,但是130g與180g的差別肯定大,一般的T恤都是180~200的為主。
4,就是庫存布與正價布
這個做服裝久的人都聽過吧,庫存顧名思義,是別人剩下了或者有瑕疵的讓庫存回收商回收再轉手的,質量不作評價,但是絕對不穩定,而且不衛生···而且是不能補貨。正價布就從正規布行或者布廠采購的,質量穩定,可以補貨。庫存布可以分為布頭布尾與整匹,布頭布尾顧名思義就是別人裁剩下不能用的(小廠每年也消耗好多布頭布尾,心疼),價格相對便宜,基本幾塊錢一公斤,整匹的質量要好點,價格也不便宜,與正規布相差十幾塊一公斤吧。
相信朋友們都知道為什么價格能相差那么大了。據我了解,一件衣服能相差好幾十。當然,以上是排除部分商家謀取暴利,以次充好,以低檔的面料賣高檔的價格。所以一般建議朋友們拿貨最好先拿樣板對比,看清楚是否符合自己店的定位。當然,這是看客戶的定位如何了,有的客戶是專門做中高檔的,有的客戶專門是做低檔的。
然后就是輔料了
輔料大概來分類指的就是除了面料之外的硬件成本了,比如紐扣,拉鏈,配飾等等。輔料的價格質量相差也很大,比如小廠曾經從一間輔料店拿的一個小配飾是1.5元,做了幾批貨之后客戶反映貴了,小廠就重新去輔料市場尋找發現最低的是0.6元,直降了0.9元,對于批發客戶來說,這個是很大的數目了;那么問題是什么呢,1.5元與0.6元,之間有區別么。答案是肯定的。1.5元的配飾無論是從光澤,成分都要遠比0.6元的好,0.6元的質量是差很多的,色澤暗淡無光,有的甚至生銹有污漬;當然,這又是看客戶的定位如何了,有的客戶是專門做中高檔的,有的客戶專門是做低檔的。
最后就是做工了
做工指的就是衣服的車工了,一件做工上乘的衣服與低檔次的衣服相差之大,也是大家想不到的。舉個例子,一件普通的圓領T恤,最好的做工(一般是國外品牌的單子才會有)單單是加工費就可以開到10多元,那么最差的呢,最多1.5元。做工差的有多差?第一,線路極其稀疏,國外的標準是一寸要13針,國內標準9針,差的呢,一寸4、5針,有什么影響?難看且容易裂開!第二,常說的配線,一個指的是顏色,顏色配的越好,檔次越高,一般國內標準大概對上就行,差的黑色面料可以車白色的線,還有一個是用的線質量,差的用的都是絲線為主,絲線便宜,質量也相對差。綜上所述,顯而易見,成本一下又拉的很遠了。當然,還是要回到那句,這是看客戶的定位如何了,有的客戶是專門做中高檔的,有的客戶專門是做低檔的。
基本就是以上幾種,當然,制衣的學問是很大,萬萬不是這幾百字能解析的。許多東西,大家在里面浸的久了,自然就明白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