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店購買服裝仍是主流 實體店需要消費忠誠度
日前,澳大利亞一家零售實體店為了對抗電商,向只看不買的顧客收取5美元。一時之間這一行為成為世界各地的熱議話題。的確,如今實體服裝店淪為“試衣間”的趨勢正在蔓延。如今,許多實體店普遍遭遇一個尷尬的現象,不少顧客在服裝展示區(qū)看一下商品的情況,上手體驗或試穿一下,記住此產品型號,然后再到網上購買。即使像沃爾瑪、塔吉特這樣的大型零售商也遇到了這類問題,因此塔吉特等零售店開始逐步將網上商店的產品價格與實體店價格一致化。但專家認為,商家這種實體店向顧客收費“試衣間”費用的做法可能會適得其反。
在商店購買服裝仍是主流
波士頓零售合作伙伴副總裁Perry Kramer認為,零售商需要適應與其他零售渠道的競爭,爭取消費者的商業(yè)環(huán)境。“他們需要更好地從各個方面凸顯實體店鋪的特色,例如價格、質量、客戶服務、時尚等,提醒消費者實體店鋪的不可替代性,而不是因不滿消費者的試衣行為而推他們離開。”Kramer還表示:“如果喜歡網購的消費者經常光顧商店,可為他們提供跨渠道的優(yōu)惠券、獎勵積分或其他優(yōu)惠以提高進店率。”
事實上,雖然服裝網購銷售額持續(xù)增長,大多數消費者仍選擇在商店購買服裝。近日,美國棉花公司生活方式調查顯示,25%的美國消費者在連鎖商店購買服裝,其次是平價商店(24%)、百貨公司(14%)、專賣店(13%)、折扣店(8%)和網購(6%)。48%的消費者通過他們的移動設備或智能手機瀏覽互聯網上的衣服,并有22%的消費者通過移動設備購買服裝。
生活方式調查發(fā)現,目前51%的美國消費者“喜歡或熱愛逛街買衣服”,71%的消費者使用互聯網購買服裝,他們每月花費約105分鐘在網上瀏覽。但是,消費者每月大約兩次光顧實體店鋪,而每月僅上網瀏覽一次。
當前可能是零售商突破價格競爭的一個好時機。48%的消費者對于個人財務狀況表示“非?;蛴悬c樂觀”。即使消費者選擇使用自己的手機貨比三家,零售商也可能從中受益,他們應該認識到大多數人只有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逛街買衣服中。59%的消費者可能只希望獲得一個不錯的價格,但更重要的是購買到合身的衣服(77%)和舒適(68%)。
實體店激發(fā)消費者忠誠度
零售商由于害怕消費者上網消費,不得不和網店展開價格戰(zhàn)。但零售顧問公司的高級主管Kathy Beck認為,價格戰(zhàn)并非解決方案。“亞馬遜和沃爾瑪可以贏得價格戰(zhàn),但幾乎沒有其他商家能玩得起這種比較價格的游戲。對只看不買的消費者收費也是非常有害的,有可能會阻止消費者再次走進實體店鋪。”Beck強調消費者參與的重要性,“我們鼓勵消費者參與,為消費者創(chuàng)造驚喜,愉悅的消費體驗是推動其忠誠于實體店的辦法,從而商家可避免價格競爭和眾多促銷活動。消費體驗是零售商與網店唯一可以區(qū)別開來的特別。讓店內體驗成為特別的享受,勝過網上購物的便捷。”
還有業(yè)內人士表示,避免價格競爭的關鍵是激發(fā)消費者對實體店鋪的忠誠度。Swift Exchange是一個新興的電子商務貨幣公司,該公司打算于今年嘗試通過高科技平臺幫助實體店鋪提高消費者的忠誠度。具體來說,它允許消費者把在多家商店和信用卡的積分當作現金在大型連鎖商店使用。Swift Exchange首席創(chuàng)意官羅勃介紹道:“獎勵積分計劃有利于把消費者留在店內,減少消費者的‘試衣間’行為,從而使零售商遠離價格競爭,有助于提高顧客的忠誠度。”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