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廢舊衣服回收長期在虧本運營狀態?
每年上海居民扔掉的舊衣物達10萬噸,目前全市2000余個小區內已放置了廢舊衣物回收箱,許多居民已習慣出門前拎上一包閑置衣物放入回收箱。那么這些舊衣服又去了哪里?
上周五,記者走進了其中一家回收企業一探究竟。據了解,目前除了少數廢舊衣物得到合理處置外,有相當一部分被焚燒或填埋,給環境帶來了巨大壓力。相關部門表示,到今年年底廢舊衣物回收箱將推廣至全市3000家小區。
根據不同面料、新舊、款式 廢舊衣物各有去處
走進位于青浦區嘉松中路的緣源實業有限公司的廢舊衣物倉庫,可用“衣山衣海”來形容,棉服、牛仔衣、毛衣等按照不同面料被分門別類地放置在這個近2000平方米的倉庫內,十幾名工作人員正低頭分揀衣物。
緣源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俊龍告訴記者,每天兩輛卡車從倉庫出發,開到各個居民小區回收廢舊衣物,平均每輛車一天要跑上二三十個小區,回來后這些衣物需要先過磅稱重,并登記數量,然后由工作人員進行人工分揀。
這些廢舊衣物品質參差不齊,面料千奇百怪,工作人員先挑出成色較新、款式較好、穿用價值高的棉襖、羽絨服、大衣等冬衣,經過整理和倉庫小房間內臭氧、紫外線消毒后無償返回給慈善基金會或直接捐贈給廣西、安徽、青海等經濟落后地區生活困難的人群。
“這件衣服完全可以穿,就這樣扔掉實在有些可惜。”李俊龍隨手拿起地上一件女式長款白色羽絨服,只見這件衣服干凈平整,即便領口上也看不見半點污漬,而類似冬衣,在倉庫一隅堆了上百件。
而一些易拆毛衣經過消毒后則送給社區愛心編織社,社區里的愛心媽媽將這些毛線拆下,再用自己的巧手為希望小學的師生和需要幫助的人編織毛衣。目前愛心編織社擴展至全市6個社區,3年來,向青海玉樹地區的寺院無償提供衣物超過10噸,其中相當一部分是愛心媽媽編織的。
“非洲地區的居民則更青睞夏衣。”緣源公司董事長楊膺鴻告訴記者,一些完好且成色新的夏衣經過整理和消毒后,被直接打包運到了非洲,平均每噸售價在5000元左右,約6000件夏衣,平均折合人民幣一元都不到,價廉物美。
對于失去利用價值的破損廢舊衣物,分揀的阿姨會按照毛、棉、化纖、混紡四大面料逐一分類,再出售給山東、江蘇毛紡企業,經過開松處置循環利用加工成毛、棉紡織面料。“這幅桂林山水圖,就是用回收來的毛紡原料用電腦編織而成。”楊膺鴻拿出一幅長約一米、寬五十公分左右的“桂林山水圖”向記者展示。而他的辦公室里,掛滿了各種廢舊衣物再加工提煉后的布料,這些布料深受各地廠商歡迎,已出口到歐洲、日本、南美洲等地。
此外,鞋包類物品出售給浙江湖州地區橡塑皮革再生資源利用企業,做成再生原料;而部分有利用價值的牛仔褲改制成包袋工藝品;部分破損的衣物經人工剪碎成“熊貓”廢舊衣物收集箱體的材料或提供作填充物使用。
一天要收25個“大熊貓” 回收對環保效果顯著
據了解,緣源一共有兩輛2噸的大卡車和一輛機動小面包車負責收衣服,每輛卡車各負責600個箱子的收運工作,每天收運25至30個箱子的衣物。
“車子每天早上8點從青浦出發,約一個小時后到達市區,然后挨個小區跑,以一個大熊貓裝滿80公斤計算,25個大熊貓正好能裝滿一卡車。”李俊龍告訴記者,這樣算下來,平均每個箱子3周左右收一次,而事實上,根據居民舊衣服量的多少,將小區分成了A、B、C三檔,其中A檔每周收運一次,B檔每半月收一次,而頻次最低的C檔則保證每月收一次。
有時候換季時,大熊貓常常裝得滿出來,而沒有回收點的小區居民也常常打電話過來要求收,平均每個月能接到一百多個居民的電話。這時小面包車就充當了機動部隊,最多時在一位居民家中收到了305公斤舊衣服。
在這過程中也常常鬧出笑話,一次,一位居民給楊膺鴻打電話,稱即將搬家,家中的10袋衣服無處安放,楊膺鴻想象著普通塑料袋的大小,讓李俊龍開著自己的私家車去收,到了現場兩人傻眼了,竟然是10蛇皮袋的衣服!小轎車根本就沒法裝,于是只能打電話向小面包車“求救”。
據了解,2011年緣源公司在上海各小區共放置大熊貓480個,共收到廢舊衣物113噸,去年980個大熊貓共收到305噸廢舊衣物,而今年1-5月份則收集各類廢舊衣物302噸,幾乎接近去年全年的收集總量。
以1頭成年羊年產羊毛2.5公斤需要耕用5畝草地為標準,去年緣源回收到的305噸廢舊衣物中含毛纖維約85噸,經計算需要3.4萬頭羊提供原料,這些羊需17萬畝草地的飼料供應。同樣每利用1公斤棉纖維廢舊紡織品,相當于節約耕地8.33平方米、減少使用0.3公斤的化肥和0.2公斤的農藥、節約水6000升。
覆蓋面關系到盈虧 政府年底擬在3000個小區布點
據了解,目前緣源公司的每月營運費用不算李、楊兩人的工資,需要10萬元左右,而收益大概維持在9萬元,長期處于虧損狀態。不過楊膺鴻也表示,如果未來“大熊貓”能進入2000個小區,那么公司基本能扭虧為盈。“截至5月底我們公司共放置"大熊貓"箱體1295個,約覆蓋了全市居民小區的10%。”楊膺鴻表示,目前這個覆蓋率確實還有點低,而每年上海市民扔出來的廢舊衣物多達10萬噸,以去年305噸的量統計,僅占上海市民每天廢棄衣物的千分之三。
市廢棄物管理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整個社區回收體系中,共有緣源、萬榮等3家企業參與回收廢舊衣物,覆蓋小區2000余個,約占全市1.5個小區的13%。僅去年通過在居民區、政府部門等不同渠道布點回收的生活廢舊織物占到全市垃圾分類的2%左右。
目前,相關部門擬進一步推進居民小區廢舊衣物回收布點,到今年年底計劃在全市3000多個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內全部放置廢舊衣物回收箱。據了解,上海市實施第五輪三年環保行動計劃已明確,2014年底,廢舊衣物回收箱將全面入駐本市有物業管理的1.2萬個小區。
“由于分屬不同的企業,每個公司放置的回收箱五花八門,廢舊衣物收運體系難以規范化,在布點和收運的及時性上都存在問題,接下來我們將規范收運行為,在試點區域統一容器大小,改進廢舊衣物收運箱布局,讓這個體系更加合理化。”該負責人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