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常熟男裝指數:順勢而生
作為第十五屆江蘇國際服裝節暨博覽會的系列活動之一,江蘇-中國紡織材料、絲綢、化纖、家紡指數發布暨中國男裝指數信息發布會于2013年9月12日在南京召開。紡織行業的專業市場已經邁入“指數”時代。在江蘇盛澤中國東方絲綢市場率先推出“絲綢化纖指數”、疊石橋家紡市場的“家紡指數”、紅豆集團紡織交易中心的“紡織材料價格指數”之后,常熟服裝城正在策劃推出中國男裝指數。江蘇紡織經濟大指數平臺戰略正式啟動,江蘇紡織業在“指數化”的進程和影響上也走在了全國前列。
中國·常熟男裝指數:順勢而生
中國·常熟男裝指數的編制是(一)我國由服裝生產大國向生產強國轉變的需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服裝行業高速發展,目前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服裝生產國和出口國。但是,我國服裝行業面臨著產品檔次和質檢偏低、產品同質化嚴重、品牌意識薄弱、價格體系混亂等問題。產品規模大,但卻沒有話語權。我國服裝行業“十二五”和2020發展綱要明確提出,我國要從服裝生產大國向生產強國轉變,需要政府、行業組織、服裝生產和流通企業積極轉型升級。服裝價格指數作為服裝市場價格的風向標,不僅可以成為政府、行業組織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據,而且可以為服裝生產、流通企業組織產品開發、設計、生產、銷售以及投資提供決策參考,引導企業提高品牌貢獻率和科技貢獻率,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同時配合服裝景氣指數,可以對服裝產業發展進行動態監測與科學測評,為宏觀政策制定、產業技術進步、行業結構調整都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
(二)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和消費升級的需要。中國當前正在通過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實現由投資、出口拉動的經濟模式,向以消費拉動為主的經濟增長模式轉變,消費結構升級對國民經濟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男裝價格指數,配合有關質量分析,不僅為服裝市場價格提供參考,同時也讓消費者明白不同產品質量檔次與價格之間的關系,有利于培育消費者健康環保的消費理念,形成品牌消費意識,對于提升消費者的生活品質起到積極作用,最終實現消費結構的升級。
(三)常熟是我國重要的服裝產業和市場集聚地。常熟是我國重要的紡織產業基地和休閑服裝名城,服裝產品不僅銷往全國各地,同時還出口歐美、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服裝產業是常熟市重點扶持產業,現有生產企業3500家,其中規模以上的生產企業550家,年實現銷售收入超過700億元。常熟羽絨服和男裝產量均排位全國第一,其中羽絨服占全國產量的40%以上,男裝占全國產量的20%以上。擁有13000多個品牌,其中馳名商標11個,著名的省級以上商標35個,品牌直營占比70%。常熟服裝商貿發達,擁有全國最大的服裝專業批發市場——常熟服裝城,2012年市場交易額突破1000億大關。
(四)常熟服裝城是全國最大的服裝服飾專業市場。中國常熟服裝城始建于1985年5月,經過近三十年的“開發、建設、經營、管理”,業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服裝服飾專業市場,擁有各類專業市場35個,總市場營業面積350萬平方米,店攤量達3萬多個,來自全國各地10萬多經營人員落戶商城經營,市場旺季日均人流量達30萬人次以上。常熟服裝城的市場規模、商品成交額、利稅等主要經濟指標和綜合實力,在全國同類批發市場中名列前茅,連續五屆名列“中國十大服裝專業市場”榜首,經營品種涵蓋男裝、女裝、童裝、褲業、鞋業、小商品等十幾大類,目前市場擁有省級以上一級代理商4000多家,省級以上著名商標570個,知名品牌5000多家,2012年完成商品成交額1002.83億元,成為國內首個破千億的服裝專業市場。常熟服裝城的交易規模、價格走勢、景氣狀況等,對全國乃至全球服裝服飾專業市場均有一定的影響力和權威性。常熟是中國服裝發展走勢的“風向標”和中國服裝行業的“晴雨表”。因此常熟組織實施服裝指數的編制、發布工作,具有良好的產業環境和行業基礎,能較全面、客觀地反映產業發展趨勢,具有較強的引領性、代表性和權威性。
中國·常熟男裝指數:意義非凡
中國·常熟男裝指數的發布不論在宏觀方面對指導產業調整升級,還是從微觀方面指導企業經營,均有重要參考意義。它不僅能為經營者、消費者和管理者提供最新鮮、最權威的基礎數據,還能進一步擴大以常熟服裝為核心的江蘇服裝產業集群的優勢,鞏固在全國服裝行業重要信息中心的地位。
常熟服裝城編制并發布男裝指數不僅有利于提升常熟服裝的市場影響力,打響“常熟地區品牌”,服務常熟的服裝企業和商戶;更有利于政府和行業組織對服裝專業市場及服裝產業發展狀態進行動態監測與科學測評;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服裝價格發布體系,為全國乃至全球服裝采購商、市場經營戶提供更加全面、準確、及時的市場信息,保證服裝交易市場的正常經營秩序;有利于推動中國服裝產業的轉型升級,促進中國服裝產業的發展模式由數量增長和價格競爭向研發設計、品牌創新轉變,幫助中國服裝企業更好地融入全球經濟,提升中國服裝產品的價值空間和競爭力,獲得國際市場的話語權。
自今年七月份啟動該項工作以來,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國家信息中心和東華大學等機構組成的聯合專家組進駐常熟,深入市場、企業進行前期調研,并初步確定了指數編制涉及的產品種類和編碼方法,形成了中國常熟男裝指數體系建設的可行性報告。下階段,準備在明年春季正式編制發布中國·常熟男裝指數。
相關鏈接:常熟服裝城概況
常熟服裝城始建于1985年,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服裝服飾專業批發市場。她位于常熟古城南端,依托常熟市雄厚的紡織服裝產業基礎發展壯大,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2007年以來,先后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和中國商業聯合會授予中國男裝中心、中國女裝中心、中國童裝中心、中國鞋業中心等稱號,是4A國家級購物旅游景區、中國休閑服飾特色商業街區、首批中國重點示范特色商圈。先后被評為“全國紡織工業先進集體”、 “全國創建誠信市場先進單位”、“全國誠信示范市場”、“中國優秀市場管理機構”、首批“中國紡織服裝電子商務示范單位”,還被授予“江蘇省服裝出口基地”、“中國服裝品牌孵化基地”、“中國旅游職業裝營銷基地”等稱號。
常熟服裝城轄區面積3.71平方公里,市場營業面積300多萬平方米,由招商場、紡交市場、鞋業中心、布匹市場、五金市場、小商品市場、時裝中心、男裝中心等35家特色專業批發市場集聚而成,形成了服裝、針織品、布匹、裝飾面料、床上用品、小商品、鞋業、五金等多類經營區。吸納了來自全國各地的10萬多經營人員落戶經商,市場旺季日均人流量超過30萬人次,銀行日資金流量超過20億元,市場商品成交額連續十多年超百億元,2012年更是突破1000億,連續五屆位列“中國十大服裝專業市場”榜首。
從馬路市場到大棚市場,再到現代化的商貿大廈集群,常熟服裝城經過了28年的成長蛻變,在這期間,在常熟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服裝城圍繞科學發展、集約發展,不斷調整發展步伐,創新發展思路,通過搭建五大平臺,推動了傳統市場的轉型升級。
一是優質的公共交易平臺。常熟服裝城注重規劃引領,近十年來,先后投入100多億元,新建了200萬平方米的專業市場和配套設施,形成了服裝為主、全面發展的格局。市場硬件設施的全面提升,推動了市場的“品牌化”進程,所有新建市場均實行品牌準入制度,提升了市場的品位檔次。自2007年以來,先后有六家市場被冠以國字稱號,區域內半數以上市場均通過了ISO質量和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特別是2009年以來,服裝城在轄區全面開展創建誠信市場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市場環境、經營氛圍以及商戶的素質、服務水平都得到了全面提升,被國家工商總局評為全國誠信示范市場。
二是完善的配套服務平臺。常熟服裝城有著交通便捷的區位優勢,區域內辟有241條直達全國1000多個城市的客貨運專線,公路、鐵路、航空托運等運輸服務網絡完善;設有13家金融機構44個金融網點,6家融資擔保機構;建有20多個大型停車場,多個外來經商人員集宿區;還有兩所小學和多所幼托機構。除此以外,區域內的勞動保障、人才培訓、商務會展、商品檢測等服務全面到位。
三是專業的電子商務平臺。常熟服裝城從2004年開始涉足電子商務領域,搭建平臺、敷設網絡;2009年底,同阿里巴巴合作共建常熟服裝城電子商務專用平臺,服裝城電子商務建設逐步走上軌道;2012年底,集聚了電子商務網商、軟件商和運營服務商的“常熟中服電子商務產業園”成立,被國家發改委列為電子商務應用試點項目。今年,我們又在規劃籌建一個全國最大的紡織服裝垂直類電子商務產業園,傾力打造“網上服裝城”。
四是多元的購物旅游平臺。常熟服裝城于2007年成功創建為全國第二家4A國家級購物旅游景區,通過開展各類主題推介、舉辦購物旅游節等形式,吸引了全國大批客商,全年接待游客超過400萬人次,簽約旅行社超過500家,促進了市場業態的調整。近期,服裝城再次創新思路,將旅游購物、文化演藝、娛樂美食、品牌展示等資源有機整合,形成了一個大旅游格局。
五是有力的政府支撐平臺。常熟服裝城管委會是市政府派出機構,綜合協調區域內的市場管理和行政管理。轄區內駐有工商、城管、公安、城巡、交警、交通、配載、國稅、地稅、檢察、技監、消防、衛生等13個職能部門,在對市場運營發展進行監管的同時,為經商戶提供各類服務和政策支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