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客車搖號新政 明年起實施,專家呼吁“限購松綁”
“買牌,報戶籍、年齡、性別。”
12月7日下午,在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詢問如何辦理京牌指標過戶的問題時,二手車商老劉給記者發(fā)來了上述內容。
“還有20多天的時間,今年想辦還來得及,明年就有新政策了。”緊接著,老劉給記者又發(fā)來了一條微信。
而老劉口中的新政策也就是12月7日上午,北京市交通委正式對外發(fā)布的《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guī)定》《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guī)定》實施細則(2020年修訂),新政將于2021年1月1日實施。
與現(xiàn)行政策最大的不同是,新政將推動個人名下第二輛及以上在本市登記的小客車有序退出。北京市交通委稱,小客車指標是有限的社會公共資源,應當確立“每人最多可以保留1個指標”的原則。
其中,“一人多車”或“背戶”者,只能選擇其中一輛更新指標,但車輛作為個人財產可以一直使用到報廢。同時,允許名下有多輛車的個人,通過線上提出申請,向符合條件的配偶、父母、子女轉移登記多余的車輛。
更為重要的是,為打擊通過“結婚過戶”等違規(guī)行為買賣北京小客車指標的行為,從2021年1月1日起,在辦理夫妻間車輛變更登記、離婚析產車輛轉移登記時,需滿足婚姻存續(xù)期滿1年的條件。
新政提高了“假結婚過戶”的成本,一些人“養(yǎng)標”太多,急于出手。
專家呼吁“限購松綁”
事實上,在業(yè)內看來,小客車指標灰色交易的背后,是北京實施購車搖號政策以來小客車指標供求日漸不平衡的一個縮影。背后的根本問題卻是汽車保有量直線增長后城市日益嚴重的交通擁堵問題。
為了治理北京市交通擁堵,2010年12月23日,《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guī)定》開始實施。北京也成為中國第一個實施購買小客車上牌需搖號的城市。
2011年1月,該政策實施之初,小客車指標中簽率為1∶10.6;而在今年10月初最新一期的小客車指標配置中,中簽的概率已經下降到1∶3120。
而為了照顧更多市民的出行需求,新政增加了以“無車家庭”為單位搖號和積分排序的指標配置方式。在2020年6月小客車數量調控政策征求意見稿基礎上,新政調整了家庭新能源指標占比,設置了三年過渡期。2021年新能源小客車配置指標數量的60%優(yōu)先向“無車家庭”配置。
“從總體上來看,新政又改變了指標分配的規(guī)則,事實上,每年規(guī)則都在調整之中,總量沒有什么變化,所以主要解決的是怎么‘切蛋糕’的問題,現(xiàn)在來看的話,對本地無車家庭有比較大的利好。”12月7日下午,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lián)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新政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北京“無車家庭”的用車難現(xiàn)狀,但導致?lián)u號的根本原因——城市擁堵和大氣污染,依舊無法得到明顯緩解。
“對汽車實施限購限行不是治理交通問題的長久之策。”有熟悉政策的業(yè)內專家對記者表示,國際經驗表明,治理交通擁堵,需要采取包括大力發(fā)展軌道交通、優(yōu)化城市結構、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施鼓勵購買引導節(jié)約使用的汽車消費政策、實施區(qū)域車輛限行(如設立低排放區(qū))等,是個一攬子系統(tǒng)工程。
“將限制汽車的購買作為調控汽車消費的主要手段,如果‘十四五’期間繼續(xù)延續(xù)這樣的做法是不符合中央精神的。”前述專家表示。
據了解,今年“十四五”規(guī)劃建議中提出:推動汽車等消費品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有業(yè)內專家認為,這種“轉變”意味著未來汽車政策的立足點將更偏重使用導向,而購買方面的一些限制將有所放松。
同時,10月19日,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舉行例行發(fā)布會,新聞發(fā)言人孟瑋也表示:“下一步將促進大宗商品和服務消費持續(xù)增長,推動汽車消費轉型升級,促進汽車限購向引導使用轉變,鼓勵各地出臺促進老舊汽車置換政策。”
在前述專家看來,對小客車實施購買管理不是長久之計,作為政府管理者,應當在限制購買的同時加快“補課”,學習國際先進經驗,改善城市基礎設施、優(yōu)化城市管理水平;同時,利用稅收政策等手段逐步引導汽車等消費品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
值得關注的是,北京交通委也表示,對于呼聲較高的擁堵費和郊區(qū)牌照等政策建議,有關部門將結合落實城市總體規(guī)劃進一步研究論證。
“從技術和管理手段而言,通過征收擁堵費改善交通環(huán)境不存在什么困難,但關鍵是如何改變消費者心態(tài),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崔東樹表示。
存量與增量的“較量”
交通運輸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已超過636萬輛,位居全國第一。
而由北京交通發(fā)展研究院發(fā)布的北京交通發(fā)展年報顯示,北京交通擁堵系數從2010年的6.14降至2019年的5.48,屬于“輕度擁堵”。限購政策之下,北京“治堵”似乎卓有成效。
然而,政策之下,爭議不斷。對汽車行業(yè)來說,汽車限購也限制了汽車消費,尤其是對于自2018年以來整體下滑的中國汽車市場。
截至目前,我國的汽車限購有六個城市和一個省份:上海、北京、廣州、天津、杭州、深圳和海南省。放寬限購,促進消費因而成了汽車行業(yè)的呼聲。
華西證券預計,目前,全國限購城市堆積需求超800萬個,如果分5年逐步消化,預計每年為市場貢獻約160萬輛銷量,對汽車行業(yè)增速貢獻彈性約6%。限購政策如若逐步放開,真實需求體現(xiàn)下,汽車市場將迎來較大發(fā)展空間。
自2019年以來,為了穩(wěn)住汽車消費,相關部門已多次在政策中提及放寬汽車限購。
2019年1月國家發(fā)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等10部委聯(lián)合發(fā)布《進一步優(yōu)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wěn)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提出“優(yōu)化機動車限購管理措施”以促進汽車消費。
2019年6月國家發(fā)改委發(fā)布的《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huán)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提出,已實施汽車限購的地方政府,應加快由限制購買轉向引導使用,且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
事實上,關于放松汽車限購多地已有試探性的動作。比如,近期廣州、杭州都增加了數萬個購車指標。深圳除增加購車指標外,還放寬了對購車資質的限制。在放松汽車限購上動作最大、最徹底的要屬貴陽市。2019年9月12日,貴陽市政府宣布取消購車搖號政策,成為目前全國實行限購政策的省市中首個全面取消限購的城市。
但如何進一步激發(fā)消費者對汽車消費的熱情,讓地方政府解決牌照增加后帶來的擁堵問題,也是未來政策實施后必須要面對的難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lián)絡,請在30日內聯(lián)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lián)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