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關注的童裝背后的安全危機
觀察一個行業的發展動態,它的興衰成敗,與每個行業中人都會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從2005年開始,中國的第四個生育高峰來臨,這個高峰會持續10~15年。截至2008年年底,中國0~14歲的兒童人數為2.5億人,2008年我國童裝市場規模達到552億元。童裝行業正處于黃金增長期,龐大的新生嬰兒基數表明,童裝行業還將繼續沿著良性的發展軌跡前行。
童裝質量安全問題是人們長期關注的話題。近期,又有12個國際知名品牌的童裝全部被檢測出有毒有害物質。雖然歐盟法律規定,有的物質不能用在3歲以下兒童的玩具和護理用品中,但是卻沒有規定衣服里也不能使用。行業規范的缺失,導致童裝質量安全隱患問題頻發。而這些潛藏在童裝背后的安全危機,很可能就是制約整個童裝行業發展的巨大障礙。我們對童裝行業過往的現象以及未來的趨勢懷著極大的興趣,期待透過對這些現象的剖析,看清中國童裝行業的未來走向,以及背后的發展趨勢。
有毒童裝的背后
聚焦事件:2014年1月,據國際環保組織發布的最新報告《童流河污——全球品牌童裝有毒有害物質殘留調查》顯示,博柏利(Burberry)、阿迪達斯(adidas)、耐克(Nike)、彪馬(Puma)、李寧、迪斯尼(Disney)、C&A、GAP、H&M、Primark、優衣庫(Uniqlo)、America Apparel等12個國際知名品牌的童裝全部被檢測出有毒有害物質,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產自中國。環保組織要求這些品牌立即消除其供應鏈中使用和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質。據了解,此次參與檢測的樣品是于2013年5月份至6月份期間,分別在全球25個國家和地區采購的82件兒童與嬰幼兒服飾樣品,樣品產地涉及中國等12個國家。
點評:目前,紡織品中含有多種有毒有害物質的情況普遍存在,童裝也無法幸免。當很多消費者還無法完全記住這些品牌名稱的時候,他們花費幾百元甚至幾千元錢為孩子購買的名牌服裝卻并不如所想的那么物有所值,甚至連起碼的安全性都無法保證。如果家長給孩子買衣服的時候,只看牌子,只挑款式,那很可能就是犯了比沖動消費更可怕的錯誤。此次被檢測的12個國際知名品牌童裝的衣服,包括連體服、短袖T恤、泳衣、雨衣、皮鞋和外套等。
潛藏在童裝里的危害,可不是一般的破洞、脫線那么簡單。這些童裝有的存在甲醛超標、pH值超標等問題,它們可能引起皮膚過敏、紅疹,嚴重的甚至會造成氣管炎、膀胱炎等;有的甚至含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這種不溶于水的染料無法通過洗滌去除,卻會通過接觸進入孩子體內,久而久之將會有致癌危險。
事實上,在世界范圍內,中國童裝已經長時間跟“不合格”這個標簽糾纏不清了。在歐盟委員會非食品類快速預警系統2011年全年統計里,總計423項危險產品通報中有201項原產地中國,而在167項通報的中國服裝類產品里,除5項屬于成人服裝化學危害外,其余風險通報都跟兒童服裝有關,比例高達97%。這些潛藏在童裝背后的安全危機,很可能就是制約整個童裝行業發展的障礙。
問題童裝怎么杜絕?
聚焦問題:眼看著那些色彩花花綠綠,款式俏皮可愛的童裝商品,怎能不激起家長們的購買沖動?可當它們經過檢驗,拿出“成績單”的時候,恐怕就沒那么招人喜歡了。面對檢測結果家長們不由得憂心忡忡。消費者張女士:“我家女兒今年4歲,我一般都是到商場里買品牌衣服給她穿,但看到新聞才知道,我很可能花了大價錢,還買了‘有毒童裝’,我們該如何防范問題童裝中影響孩子健康的隱形殺手?”
點評:童裝安全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目前我國童裝質量主要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是內在質量問題,如甲醛含量、pH值超標,含有國家禁止使用的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染色牢度差以及纖維含量標注與實際不符等;二是兒童服裝特有的問題,如服裝上小配件,蝴蝶結、紐扣、拉鏈頭、絨球、流蘇、裝飾性閃光片、珠子等容易脫落,拉鏈等金屬配件存在銳利邊緣、毛刺,所采用的繩帶長度超過標準允許范圍。業內專家指出,這不僅是生產企業的問題,更是供應鏈的問題。在印染、加工等整個供應鏈上都需要有力的監管??傮w來說,目前我國童裝標準體系基本建立,也達到國外標準同等水平,但在童裝燃燒性能、重金屬含量、塑化劑等非常規指標方面須進一步完善,以燃燒性能為例,我國僅有少數產品標準有要求,而國外對這一方面的要求非常嚴格,如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兒童睡衣易燃性標準、加拿大的《危險產品(兒童睡衣)條例》等,我國須繼續加強這一方面的標準制修訂工作。此外,質量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童裝企業要提高產品質量水平,首先須從企業管理層做起,正確認識和理解產品質量的重要性。
買好童裝要靠運氣?
聚焦話題:“那些隱藏在童裝品牌海洋里的隱形殺手們,是否會被那些不知情的消費者挑中,成為孩子的禮物,并且悄無聲息地給孩子帶來傷害?”這些問題不可避免地讓人們對中國童裝質量打了一個大問號。于是,去哪兒買童裝才安全成了家長們普遍關注的問題。消費者林女士:“雖然不能因為幾個惡性案例全盤否定名牌童裝,但是對于購買孩子的衣服,我還是會提高警惕。”消費者陳先生:“憑經驗和手感,能夠發現色牢度或者成分上的問題,但是避免那些會給孩子帶來更大危害的東西,比如甲醛或者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基本上就只能靠運氣了。”
點評:除了購買品牌童裝,也有很多消費者喜歡憑個人經驗利用網購等手段去淘原單、尾單的童裝。殊不知,多樣化的消費渠道在帶來“低價與便捷”的同時,也為童裝里的“隱形殺手”提供了溫床。
某童裝品牌負責人坦言,“我們庫房里堆積了大批的牛仔童裝產品,看款式就知道是前幾年的產品,這些都是因為質量問題被退回的外單,大多是因為染料不合格,色牢度不過關等問題,所以現在我們在接單方面就會很謹慎,避免接牛仔類的童裝訂單。”當被問及這些積壓產品如何處理時,他回答,“當然是在國內市場上低價銷售了。只要價格便宜,就會有市場。”
同樣經營外貿童裝多年的劉先生告訴記者,“國內市場的童裝價格并不比美國低,大量渠道成本吃掉了利潤,使得工廠生產環節并不賺錢,工廠便會極力地節省成本,忽略質量。”如何看清目前童裝市場復雜的格局,如何成功搶占尚未飽和的國內童裝市場,已經成為每個童裝品牌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目前中國童裝市場的格局大致是國內國外品牌各站國內市場的一半。國內廠家占有50%的份額中,只有30%擁有品牌,分別在一二三類城市市場扎堆;40%處于無品牌狀態,分散在廣闊的農村市場。而國外品牌占據的50%市場份額中,幾乎都集中在一線城市的中心市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