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服飾女裝的變遷:民國女裝
一個國家的服飾文化在某種程度上代表國家的文明程度,因為服飾本身是人類社會生活最形象、最生動的物質形態,尤其是對于女性來說,與其外在形象聯系最緊密的莫過于服飾了,民國時期女裝的變遷其實就是中古女裝由中式向西式轉化的過程。受西方女性衣著的影響,服裝不再只是平面剪裁的上衣下裙或寬大的袍服,服裝上的裝飾也由繁復變得簡潔。
這個時期具有時代特色的女子服裝為學生裝,那時的女生校服,淺藍上衣、玄色裙子、白色紗襪、圓口布鞋,都帶著那個時代特有的印記。上衣一般為淡藍色,下面搭配黑色或者藏藍色的裙子,簡潔而大方,是中式服裝向西式現代服裝過度的一個重要標志。
旗袍被譽為“東方女裝”的代表,如今不僅受到我國廣大漢族婦女的愛戴,而且也受到西方歐美婦女的青睞。其實,提起旗袍,它還是起源于十六世紀中期滿族婦女的民族服裝,尋求解放的社會大氣候蕩滌著服飾妝扮上的陳規陋習,趨向于簡潔,色調力求淡雅,注重體現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馬甲的形式出現,馬甲長及足背,加在短襖上。后將長馬甲改成有袖的式樣,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雛形。據說當時的女學生作為知識女性的代表,成為社會的理想形象,她們是文明的象征、時尚的先導,以至社會名流時髦人物都紛紛作女學生裝扮。
30、40年代是旗袍的頂盛期,這時出現的改良旗袍又在結構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為稱身合體。旗袍雖然脫胎于清旗女長袍,但已不同于舊制,成為兼收并蓄中西服飾特色的近代中國女子的標準服裝。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