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鄉洲泉蠶絲被從“三小”困局中完美蛻變
江蘇吳江的震澤鎮有蠶絲被生產企業80多家,年生產能力600萬條,產銷售總額19億元,國內市場占有率24%。
浙江桐鄉的洲泉鎮蠶絲被生產企業330多家,占據了全國行業總數的17%,年生產能力240.8萬條,產銷售總額11.6億元。同是江南桑鎮,同是蠶絲被生產集聚區,同是因蠶絲品名揚海內外,但一經比較,還是暴露出桐鄉洲泉鎮蠶絲被企業在規模、產能、產值上相對較小。
桐鄉洲泉如何擺脫蠶絲被產業“三小”困局,維護“中國蠶絲被服生產基地”的美譽呢?日前,記者從洲泉首屆蠶絲品博覽會上獲悉,洲泉人打算借“絲博會”讓備受“三小”困局的蠶絲被產業實現完美蛻變。
全國第一個“中國蠶絲被服生產基地”
手工剝蠶繭拉制絲綿被是傳統工藝,將繭放在鍋中燒煮,然后撈出繭子,挖去蠶蛹,再用手扯成均勻的綿膜,繃在竹筐之上,層層疊加,至一定厚度后取下晾曬,干后就成一只只潔如冰瑩的棉兜。將棉兜均勻地扯成綿片,疊加就做成絲綿被子。
絲綿被作為桐鄉的傳統產業,主要集中在洲泉鎮。洲泉鎮自古是江南五大桑鎮之一,很早就發展絲綢和絲綿被業。以洲泉為中心的絲綿產業集群,有蠶絲品生產企業330多家,企業職工4150人,年產絲綿被240.8萬條,實現產值11.6億元,2009年洲泉鎮被評為“嘉興市蠶絲被服專業商標品牌基地”。
洲泉蠶絲被服經過多年發展,逐步形成了集養蠶、制棉、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并逐步引入機械化拉絲等先進工藝。目前,洲泉鎮的蠶絲加工企業數量占據了全國行業總數的17%,已經成為浙江省出口絲綿的重要產地。2005年,洲泉還被中國絲綢協會授予第一個“中國蠶絲被服生產基地”榮譽稱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