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代理商如何做到安全招商不“招傷”
如今的市場,而是“傷”在被服裝品牌商“招商”之后的“招傷”。
那么服裝代理商如何安全招商不“招傷”呢?
首先,安全招商要先得到真憑實據
好多服裝品牌商在面料上“偷梁換柱”,樣衣用進口面料制作,但做“大貨”時為降低成本,把進口料樣在國內仿樣。雖然“形似”,但國內面料目前與進口面料最大的差距在于,肌理感和色彩層次感無法與進口料比,其次是后整理技術不行,手感和膘光不好。當然,有的黑心品牌商還會以庫存貨充新貨,以省工藝、換輔料等手法給代理商“打折”。
當然,一種情況是可以理解的。部分面料存在一定“缸差”,如果是在標準之內,且不影響銷售的話,代理商是可以理解的。還有一種情況是,訂貨會的樣衣一般比實際下單款式數量要多出20%-30%,可能代理商訂的貨比較有個性,不夠起訂量。這在筆者原來工作中也經常遇到,誠信的品牌商會主動同代理商商量,當然,有的品牌商就會進行“偷梁換柱”。所以,代理商一定要對訂貨樣品進行拍照,有條件最好將面料或樣衣封樣。否則你拿不出原來的樣衣與大貨的差異證據,就只能吃啞巴虧。
其次,安全招商要保護好保證金
好多服裝品牌商為圈代理商,都異口同聲地宣稱免加盟費,但服裝代理商代理期限結束后又覺得虧,老想找補點,于是以服裝代理商“串貨”、“私自提價”“打折幅度過大”等莫須有理由,拒退客戶保證金。應對這種局面,關鍵是前期簽訂《代理合同》時必須認真推敲,不能以“如服裝代理商存在任何違約情況出現,保證金將不予退還”等這樣一句看似不痛不癢,其實暗藏玄機的條款所迷惑,必須改為“如出現私自貼牌重大違約情況,保證金將不予退還”。否則,就是打官司的話,合同條款也不會支持你。當然,服裝代理商也應約束自己行為,不要讓服裝品牌商抓到小辮子。
在容易產生矛盾和糾風的問題上要認真閱讀。代理商VS品牌商就象在玩一場博弈游戲,在游戲中,不要把“游戲規則”制訂權全部讓給品牌商,而是要參與其中,與品牌商共舞{page_break}
再次,安全招商要學會主宰自己命運
卸磨殺驢是業內經常出現的事情。當服裝代理商把當地銷售渠道做好后,服裝品牌商到期甚至不到期就無故解約,改為自營或讓自己親戚做。防止出現這種情況發生,一要通過《代理合同》約束,盡量把合同簽長一點,3-5年,甚至8-10年;二要做強做大自己。正所謂“渠道為王”!首先,要打造專業化團隊,把業績做好,品牌老板畢竟也是“有奶就是娘!”;其次,要維護好商場關系,只要做到商場經理“只認人不認牌”,品牌商要“換馬”談何容易?最后一點,如有實力,可進行多品牌經營,不要“把全部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這既是對品牌的牽制,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措施。
把握以下三個關鍵點:
1.合同關:一定要“先小人后君子”,不要抹不開面子,保證最后發生糾紛甚至打起官司來有一個公正公平的條款。
2.口碑關:同品牌合作之前,一定要利用商場經理、行業協會以及原來的經銷商等人脈關系,對品牌商進行調查。特別一點是,對品牌老板的信譽、秉性要搞清楚,因為服裝品牌大多是私營,老板的口碑就是品牌的口碑。
3.渠道關:做強做大是博弈游戲的立足之本,也是強勢和弱勢的分水嶺。控制住渠道,在區域做出名氣的話,品牌商就會“逐你而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