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歐洲地區制革工業市場報告
歐洲制革工業市場報告 歐洲在國際皮革貿易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擁有世界皮革產量的25%,有著皮革制品最廣泛和最活躍的市場。歐洲皮革和鞣制部門的營業額為近100億美元,擁有3000多家企業,直接雇傭5萬員工,在國際市場具有很高的競爭力。 在歐洲的皮革鞣制領域,中小企業居多,具有靈活性以及對需求的快速反應能力。尖端的科技、流行的式樣、新穎的設計、優良的質量、精選的原料、優良的服務意識,以及在培訓、環保、研究、開發、出口等方面的投資,是歐洲皮革鞣制企業能夠不斷發展的力量所在。 一、西班牙皮革工業 1、西班牙皮革工業處于歐洲領先地位 西班牙皮革工業在歐洲處于領先地位,以皮革產品優良、制品設計新潮而聞名于世。毛革兩面用革是西班牙的名牌產品。西班牙目前有工廠近300家,從業人達8000余人,生產規模基本與意大利相同,是由中小型企業聚集而起的。西班牙皮革工業企業主要集中在巴倫西亞地區和加泰羅尼亞地區。加泰羅尼亞皮革產量占西班牙皮革產量的55%,品種有牛皮革(占5%)、服裝革占(26.5%)和毛革兩用革(17.6%),是西班牙要的皮革生產基地。 西班牙制革工業,最早起始于幾個世紀以前,是從純手工的作坊式工業逐步發展為現今的高科技產業。2004年,西班牙皮革工業從業人數超過10.1萬人,工業總產值為62.40億歐元,占西班牙國工業GDP的13%,出口額達到27.81億歐元。皮革工業貿易順差為2.94億歐元,貿易成交率為111.8%。西班牙制革工廠主要分布在加泰羅西亞、巴倫西亞、馬德里和馬西亞四大制革大區。皮革品種主要分三個類別即牛皮革、羊皮革和其他皮革(山羊皮革、豬皮革、兔皮革和爬行動物皮革),分別占50%、33%和15%。 2、西班牙皮革工業國際貿易競爭激烈 西班牙皮革的主要出口市場是歐洲,占出口總量的55%,主要出口國家是意大利、法國、香港特區、葡萄牙、土耳其、中國、德國、英國、摩洛哥和羅馬尼亞,西班牙產的皮革產品,因設計時尚,技術含量高等優點,特別是生皮質量上乘,在國際市場上擁有良好聲譽。 目前西班牙的皮革工業整體處于下滑態勢,成品皮革也不可避免地遭受了同樣的命運。 自2001年以來,西班牙制革工業經歷了大范圍的結構調整,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變革,尤其是歐洲制革企業迎來了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這主要是由于發展中國家制革工業的迅速發展導致世界皮革及其制品產量大幅度增漲的情況。與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的勞動成本較低,環保壓力相對小,國家政策對制革行業的限制也沒有歐洲國家嚴格,因此,制革企業在勞動力和環境保護方面的費用相對就低得多,這在無形之中增加了他們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面臨來自鄰國意大利方面的市場競爭,特別是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競爭,西班牙制革工業有自己的一整套的對策。西班牙雖然存在這環保條例日趨嚴格、勞動費用高等不利因素,但是他們有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設備。現代化的生產管理方式,優質、新穎的產品,完美的設計水平,相信完全可以戰勝來自各方面的競爭,走在世界皮革工業的前列。 二、意大利皮革工業 1、意大利皮革生產占據全球領先地位 意大利,這一無可爭議地在歐洲和全世界占據領先地位的傳統皮革生產國家,皮革生產量約占世界總生產量的20%,占歐洲總生產量的65%。意大利制革企業屬于國際導向性企業,絕大多數與國外供應商和客戶都有著密切的合作關系。 目前,意大利有制革企業2300家,雇用員工3萬人,其中僅有600-700家企業具備了全套生產加工能力,其他僅為服務、中介和代客加工企業。2002年銷售額達到62億歐元。銷售額占歐盟總銷售額的65%,產值占世界總產值的20%。據意大利全國制革聯合會統計,2002年,意大利成品革出口127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額占銷售總額的2/3左右。而意大利制革業的85%的原料皮則進口自120個國家和地區。數字顯示,前幾年,意大利皮革工業生產呈逐步走低趨勢。2006年,意大利制革業在一度經歷了2001年的低迷之后,重新扭轉市場,并將皮革出口的中心放到了中國及其它亞洲國家,出口到亞洲的皮革數量增長了50%,出口額增長了70%,其中出口到中國大陸及香港的皮革面積達5200平方米。 意大利比較注重環保,意大利的制革污水處理,集中排入地區聯合凈化廠來進行統一處理。目前意大利有9個污水凈化廠,基本可以滿足95%的制革污水處理。污水凈化出來淤泥的30%主要用于建筑材料的生產。未經鞣制的制革副產品(水場的生皮下角料)經過水解,成為農業肥料施入農田;從廢鉻鞣液中回收的鉻用于再循環利用;經鞣制的干革下腳料用于生產再生革。 2、意大利皮革工業出口額逐年升高 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意大利制革工業的成品皮革的出口量/額大約分別在1.59億平方米和34億美元;占總產值的47.5%,其中,對歐洲出口占60%,遠東地區占30%。主要產品有鞋面革、家具革、服裝革、皮革制品革等,原料皮三分之二靠進口來滿足需要。 盡管意大利制革業伴隨著諸如美元區貨幣匯率減少了其盈利率、個別國家的貿易保護政策以及制革原材料成本費增加等種種問題,但總體來說意大利制革業在2006年的出口額是可喜的,除了出口到中國的皮革量大增外,出口到印度尼西亞、印度、俄羅斯的皮革數量也呈上升趨勢,此外,意大利的制革出口市場還將延伸到遠東。 三、土耳其皮革工業 1、土耳其皮革工業概述 土耳其皮革業一向以歷史悠久著稱,曾經一度為世界制裘業的中心,現在仍被譽為全球六大皮革市場之一。土耳其皮革行業在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現在土耳其不僅出口皮革產品,而且還出口皮革加工技術、設備和專有工藝。每年土耳其的牛屠宰量為300萬頭;綿羊屠宰量為1500—1700萬頭;山羊屠宰量為400—500萬頭。土耳其制革行業每年消耗8000萬張羊皮和550萬張牛皮。該國每年進口的羊皮數量為國內消耗量的75%,牛皮數量為國內消耗量的46%。 2、土耳其皮革工業進出口概況 皮革產品是土耳其經濟的支柱行業之一。 皮革服裝、附件和箱包產品是土耳其皮革行業出口量占據前三位的產品。近年來土耳其不僅出口皮革產品,而且還出口皮革加工技術和設備。 據土耳其官方統計,土耳其山羊皮進口量為4900萬張,主要進口國家是英國、西班牙、澳大利亞和美國,其中美國是最大的供應國,其進口量占美國總出口量的75%。牛皮進口國家是前蘇聯,進口量為320萬張(牛皮);其次是美國(2003年美國出口土耳其的牛皮增長近六成)。土耳其皮革及制品每年出口額為8-10億美元,保加利亞、意大利、德國、法國和俄羅斯是其重要的出口市場。 在2006年的前6個月,土耳其的毛皮出口達到788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6100萬美元增長了29.1%。連續兩年,俄羅斯成為土耳其毛皮的最大的進口國,進口額達到3817萬美元。德國是土耳其毛皮的第二大進口國,進口額達到888萬美元,同比增長了18.1%。 四、德國皮革工業 1、德國制革工業以拳頭產品打天下 德國的皮革工業,在25個歐盟成員國中,屬于領先國家,其生產、進、出口等,盡管受進口浪潮的沖擊,出現下降狀況,但是其程度不像其他歐盟國家那樣叫苦不迭,能以其實力和得天獨厚的市場優勢保持其歐洲領先國家的地位。德國有世界最大規模的成品鞋展覽會“GDS”,每年兩次在杜賽爾多夫舉辦,給德國鞋出口提供了極方便的條件。德國的制革工業屬于該國皮革工業的重要支柱專業,在歐洲乃至世界,都屬于最強悍的,是靠其拳頭產品,靠產品質量戰勝別人,取得勝利的。德國制革工業的生產定位主要是汽車座套革和家具革,同時也兼顧生產高檔次的鞋面革和皮制品革。由于產品檔次高,而且屬于有定向拳頭產品,所以最近幾年,德國制革工業的發展是成功的。不過,國內經濟蕭條和美元貶值,以及進口產品的沖擊等不利因素,給德國制革工業的發展也制造了不少的壓力。目前德國皮革工業正在盡一切努力利用其先進的設備和具有競爭力的產品(油鞣革需革和汽車座墊革等)努力保持自己在國際市場中的重要位置。 2、德國皮革工業國際化道路以技術創新取勝 盡管,德國遇到諸如種種沖擊、險境、困難,但是,德國的發展前景是有希望的,希望就寄托在高新技術領域!因為高科技是德國的強項!特別值得提出的是,目前宇航和汽車制造工業的高科技含量技術已開始被用于制鞋和皮革機械設備的設計上了,如:鞋成型機生產廠家-KlochnerDesma將宇航工業的有限元素方法和軸研磨技術直接引用在制鞋機械上;涂飾機械廠-Hornschuh研究生產的真空壓花專利技術,可將非常復雜的圖案絲毫不差地復制下來,其精確度比世界任何地方的技術都高。這一切是其他國家所不可比擬的!另外,德國還是化工強國,歐洲最大的化工工業生產區域集中在萊茵河畔,大批量的化工產品源源不斷地運向世界各地。BayerMaterialScience和Elastogran是PU和TPR的重要生產公司,同時也是該行業技術開發的先頭部隊。總之,德國皮革工業定會在劇烈的國際市場的競爭中,完全可以以高新技術取勝,前途是樂觀的。 五、俄羅斯皮革工業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