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外貿企業夾縫生存艱難謀變
“我做外貿十五六年了,形勢從來沒有這么嚴峻過。”周先生的語氣透著深深的無奈。“10年前的金融風暴,六七個月咬咬牙就過去了。但這兩年情況卻是越來越惡化。” 周先生是潮州市一家婚紗生產企業的負責人,每年產品出口超過2000萬美元。作為全國最大的婚紗晚禮服設計中心和出口生產基地,潮州市2007年婚紗晚禮服出口2.4億美元。 說起企業生存狀況,他苦笑連連:“如果要形容企業現在的利潤有多微薄?那就是剩下一條縫。鉆得過去就活下去,鉆不過去,那就只有死路一條。” 受人民幣大幅升值及宏調等因素的影響,今年1至2月,我國紡織服裝出口164.4億美元,僅增長5.7%。而作為全國紡織服裝出口最大的省份,廣東省紡織服裝出口35.2億美元,同比減少了11.3%。 情緒: 心跳比匯率蹦得都要快 生產和勞動力成本上升、電力供應不足、原材料價格上漲、美國經濟衰退造成的外部需求放緩等等,這一系列原因均被認為是導致紡織企業尤其是中小型私營出口生產企業陷入困境的主要影響因素。 然而,隨著人民幣升值的步步緊逼,出口型企業本已微薄的利潤空間也被一寸一寸地蠶食。行業人士打趣,“比匯率蹦得更快的是眾多出口企業人士的心跳。” 此前有專家估算,對于以美元計價的進出口企業來說,人民幣每升值1%,紡織服裝業的銷售利潤率下降2%-6%。 但萬邦鞋業的負責人彭毅生給記者報出的答案是:8%-10%。 2006年底,為了抵消珠三角不斷上漲的土地、勞動力成本壓力,彭毅生把工廠從廣州白云區搬到了清遠市清新縣。他們工廠的業務其實很單一:為阿迪達斯貼牌生產運動鞋,每個月出口量超過100萬元。 但是隨著人民幣不斷升值,彭毅生只得不時跟美國阿迪達斯方面協調,提高產品價格。好在他們只有一個客戶,阿迪達斯方面也或多或少了解中國企業的景況,因此議價基本還算順利。 但很多企業就沒有這么幸運了。 “他們(美國客戶)的日子也不好過啊。”周先生說。從去年年底開始,一些老客戶在和他們談生意時甚至講著講著就哭了。由于經濟衰退,美國民眾購買力大幅度下降,銷售商的處境也十分艱難。“這個時候,你只能選擇做還是不做,幾乎沒有議價的可能。就看你自己能不能維持下去。” 煩惱: 難以“甩掉”的美元 第一紡織網近日對旗下千余家會員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出口紡織企業不再用美元議價和結算,為避匯率損失,他們紛紛采取非美元結算方式或人民幣議價和結算。即便以美元議價,有效期也由過去的1-2個月縮短為現在的一星期,甚至有企業在簽三個月以內的訂單時,把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確定為6.6:1。 但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企業普遍反映,換用其他外幣結算的辦法未必可行。“美國人都不接受歐元,人民幣更不接受。甚至人家就看準了美元貶值,連歐洲客戶都堅持跟你用美元議價,你一點辦法都沒有。”有企業這樣抱怨。 相比之下,臺商韓德瑋顯得很有“先見之明”。他在國內設了多個工廠,生產折疊自行車及電動車,其中深圳是大本營,占了每年出口量的一半以上。從六年前開始,發現美元出現疲軟跡象之后,他已經開始換用其他外幣結算。“客戶都很精明的,有種說法叫棘輪效應嘛,只上不下,吃虧的事情肯定不干。” 所以韓德瑋想出的一招,就是按照進口國的本幣結算,比如產品出口到日本,那便按日元結算,客戶也無話可說。 招數: 像當初搶美國單一樣搶歐洲單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發言人孫淮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認為,人民幣加速升值對外貿企業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這從今年紡織品出口明顯的增速回落可以看出來。企業唯有通過提價、放棄美元議價、調整市場等方式,盡量挽回一些損失。但他承認,“道理大家都明白,問題是實際操作上怎么做。” 相比起提價以及放棄美元結算方式,調整市場是外貿企業應對人民幣升值的長期策略。 周先生介紹,以前他們生產的婚紗都是出口美國居多,但從2006年開始,慢慢開拓歐洲市場,出口歐美的比例從以前的9:1調整到現在的7:3。今年估計歐洲訂單會增長20%,而來自美國的訂單要減少10%。 “現在能接到歐洲單,大家都會覺得振奮,就像以前接到美國單一樣。”他把現在的狀況描述為逐步突圍,“但美國市場也不可能徹底不要,畢竟那是十幾年的市場了,放棄了太可惜。” 而且轉型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舉婚紗設計為例子,歐洲人崇尚高雅簡樸,而美國人喜歡豪華奢侈,因此隨著市場轉移,整個設計團隊都要隨之重新調整。 做外貿做了這么久,周先生稱,他也算“看透了”。“這種勞動密集型產業,在中國始終是要被淘汰的,只能放慢被淘汰的速度。以前有人預測這個行業可以維持到2015年,但就現在看,很難說。” 而相比起歐美市場,內銷市場遠未成熟,也沒有形成同樣規模。盡管已經有內地客戶向他們采購,但他嘆一口氣,“距離還很遠。”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