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聯想之路可否重演能(2)
不同點:
原標志阻礙聯想國際化進程
根據柳傳志的說法,98年香港聯想成立的時候,隨即取了一個英文名字"Legend",結果現在發現,此名稱反而成為了聯想全球化的阻礙。"Legend的含義是傳奇,叫Legend的產品有上百個,我們不可能全部買斷"。
在經過19年的發展,聯想傳奇般地成為國內第一的IT企業,現在更舉起了國際化的大旗,準備走出國門參與全球競爭。考慮到安全原因,2003年4月28日的聯想新標識新聞發布會形式幾經更改,最后在網上進行。聯想集團總裁楊元慶在網上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標識切換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聯想國際化的需要。盡管聯想人對原有標識有些依依不舍,但是,如何進一步融入全球產業競爭的格局之中,在更寬廣的舞臺上最大限度獲取所需的資源和增長機會,已經成為聯想下一步戰略規劃的重點。國際化的必備條件是擁有一個可以在全球暢通無阻、受人喜愛的英文品牌標識,但英文"Legend"在多個國家已被注冊,聯想產品進入海外市場后,使用"Legend"標識就無法進行銷售及市場推廣。在此境況之下,聯想換標迫在眉睫。
李寧于夾縫中求生存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李寧公司一直處于市場的夾縫中;在中國超大及一線城市市場,耐克和阿迪達斯牢牢占據高端;在二三線及以下城市市場,安踏、特步、匹克等眾多本土對手以更具競爭力的價格在蠶食李寧的份額。自2005年以來,李寧公司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戰略選擇:進軍高端市場。“依靠分銷優勢產生增長驅動力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張志勇說,“品牌創新和產品創新將成為下一階段的競爭關鍵。”隨著跨國公司逐漸向下滲透,中國消費者消費能力向上提升,兩者的相遇將是注定的,但“對中國企業來說將是災難性的”。
從2009年開始的新5年計劃中,張志勇的目標是,在中國市場從耐克手中重新奪回冠軍位置。而在2014年至2018年的下一個5年,李寧公司的目標是,進入世界排名前5位的體育用品制造商之列,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品牌。“未來10年,中國每個產業里都會有國際品牌出現,會有人去創造這個歷史。對李寧來說,這就是機會。”他說。
一個企業要走國際化的道路那么品牌的定位是什么?品牌的消費者是誰?品牌DNA是什么?大多數消費者對李寧品牌的印象是一個可靠的、溫和的、可值得信賴的,積極向上的,但這些描述卻反映了一個重要缺失:李寧品牌的鮮明個性是什么?
此次換標李寧正是極力擺脫這種困境,新的品牌DNA聚焦于四點:卓越一脈相承(Heritage)、激發一切可能(Inspiration)、無處不創新(Newplay)、中國體驗走向大未來(Chineseexperience)。其中“卓越一脈相承”包含的靈敏、平衡、柔韌、精準之義,無不是中國人所擅長的運動特質。
結語:
如今李寧換標與聯想換標不同,聯想的換標更多的是基于業務國際化,說白了就是收購IBMPC業務。李寧今天在國際上的市場地位,不可與其同日而語。李寧真正要擴大市場份額以及走向國際,更多地要從品牌意識的國際化上下功夫。
無論怎樣李寧換標注定會成功。因為這是意識的成功,這是理念的成功,這是成功的開始,只是細節上沒有超越,還不完美。而且關鍵的是,憑借李寧的資本實力,就是放個非常非常爛的LOGO天天花巨資去傳播,最后也必然會被接受。戴帽子的老葉策劃真那么厲害嗎?非也,讓他接一個打不起廣告付不起租金進不了商場的全新品牌區策劃,不見得比一干行業營銷總監們強!LV的LOGO設計得好嗎?NO,非常一般,但是因為他已經成為世界性奢侈品牌,所以你就會覺得它很完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