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開包袱,服裝轉型之路更開闊
"如果你下個星期再來工廠,我這個服裝加工廠就可能不復存在了。"位于杭州喬司一帶的一服裝加工廠老板李大海(化名)用一塊布料擦拭著辦公桌上的座機——這部電話機上落了一層灰塵,顯然"無人接聽"狀態已有一段時間了。
李老板的工廠位于喬司鎮,極難尋找。李老板痛苦地說,自己工廠一直是接外貿服裝加工訂單,生意一直很順利;但最近"手氣太差",由于一批出口美國的服裝出現細微瑕疵,被美國采購商退了回來,價值近100萬美元,損失非常慘重,最近正忙著為自己的工廠"料理后事"。
在江浙地區,密布大大小小數十萬家各類服裝生產和流通企業。被庫存和尾單等拖死的例子不枚勝舉,李老板只是這些悲慘眾生相的一個宿影。
一個夢想,源自曾經的痛苦
如何能解決像無數李老板這樣的悲劇,讓他們不再有庫存的煩惱,真正構建服飾產業健康良性的生態產業鏈呢?在走訪了數家因庫存即將倒閉的服裝加工企業后,懷著困惑來到了位于杭海路正在籌建的華東第一家專業服飾尾貨市場--沈大服飾城。因為早就獲悉沈大服飾城正在籌建一個專門做尾貨的市場,可見民間力量對需求把握的敏銳。
走進沈大服飾城,發現大廳顯得熱鬧非凡,密集擠著300人,聽著難懂而特有的口音就知道這些人是來自溫州和臺州等地。沈大服飾城掌門人--沈浩榮高興地說了一句:他們都沖著空白的商機而來的,嗅覺可靈敏呢。
在談起為什么要建一個專業尾貨市場,沈浩榮說,我從事服裝行業也20多年了,既開了服裝工廠,也做過服裝經銷代理,曾經差點被服裝庫存問題給擊倒,深刻地感受到庫存的打擊有多大。
沈浩榮繼續說,中國的大部分服裝廠家庫存率控制在20%左右就很不錯了,有的更高,若產品的出現大量積壓時,不僅占用了公司運作資金,耗費人力、物力,也使公司的管理成本、獲利成本增加,拉長了產品的周轉周期,降低了公司的整體利潤,影響公司的發展,嚴重的還會使銷售流通公司陷入青黃不接,資金周轉不靈,最后導致徹底癱瘓。
"何不專門做一個市場,把這些庫存產品都拿過來呢?"沈浩榮一直這樣思考。浙江又是服裝大省,幾十萬的服裝企業肯定會支持他為他們盤活庫存,匯籠資金的。而在市場大省的浙江目前也沒有一家專業的市場是來做這個庫存服飾的,所以他那個市場是獨特的,也是市場競爭中符合"錯位"原則的。就這樣,一個尾貨市場的造夢行動就拉開了帷幕。
破繭化蝶,尾貨可以很美麗
據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服裝庫存量已經達到生產量的20%,約為120億件,每年的增幅還保持在5%.根據正常增長測,2010年將達130億件的服裝尾貨。
2007年中國皮鞋年總產量約100億雙,占全球皮鞋總產量的40%,而皮鞋銷量已占據鞋銷量的41%。如果按照10%的比例計算,每年僅皮鞋將產生10億雙鞋子的庫存。
而像阿迪達斯這樣的國際知名服裝品牌僅09年一年在中國就有價值10億左右的庫存產生,09年恒源祥貨品積壓為2.5億~3億元,奧康則為1.2億~1.6億元,美特斯·邦威推出的全新品牌"ME&CITY",2009年第一季度的適銷率降至30%,庫存嚴重,不得不重新調整戰略,從而引發裁員、渠道調整系列舉措。
如此龐大的服飾尾貨量又是通過什么樣的途徑產生的呢?沈大服飾城董事長沈浩榮回答說,根據我多年的服裝經營經驗,結合一些學者專家的研究,可以做以下四點總結。
第一種是品牌產品尾貨,或稱原單尾貨。這些尾貨是國內廠家在生產完國外的訂單后剩下的,款式和質量與國外的訂單屬于同一批貨,由于廠家已經賺到了錢,所以剩下的這部分產品就會以非常低的價格賣掉,通常低于成本價。第二種是外貿尾貨。這些產品原本是為出口計劃產生的,但由于產品存在一些小問題而轉為內銷的。比如服裝上的英文字碼印錯了,或者有些色差,放碼不一致,跳線抽絲等原因無法出口。這樣的產品價格比較低,銷路也比較好。第三種跟單尾貨。加工企業覺得這批訂單款式不錯,認為有利可圖,在完成訂單任務后,采購同樣的或者相似的主輔料繼續生產,然后批發給各個大批發商,之后流向全國各地。第四種是過季尾貨。也就是說季末的剩余貨品。而在第二年銷售該產品時,面料、色彩或款式已經跟不上潮流,尤其女裝表現更為明顯,這樣這部分產品就成了尾貨。
由此看來,服飾尾貨是較為正常的產品,是產品就必須銷售,必須尋找市場。據調查,中國中低收入人群超過10億,這些人群對經濟實惠的服飾尾貨抱有巨大的消費熱情,經常到一些折扣店去購物。有了專門的尾貨市場后,生產廠家即可解除庫存的后顧之憂,中低收入階層又有了消費天堂。
甩開包袱,轉型之路更開闊
據了解,對于大半生從事服裝產業的沈浩榮內心深處有個更深的樸實情結:杭州的九堡-喬司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大大小小云集近萬家服裝企業,大部分是家庭作坊,或者是加工制作型企業,有小部分具備品牌的企業也是做得非常累,經常受到滯銷、庫存的拖累和煩惱,想要走向轉型升級的品牌之路非常低艱難。什么時候家鄉的服裝企業能活的更輕松,更有尊嚴?這其實是沈浩榮創辦服飾專業尾貨市場的源頭動因。
中國是服飾生產大國,同時也是一個服飾尾貨大國。但是中國服裝產品的品牌升級之路卻是走得非常艱難,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出口訂單銳減,庫存大量增加,江浙地區大量無競爭優勢、無品牌的服裝企業面臨倒閉。
而作為一個農民出身的服裝企業家的樸實情結,剛好切合了黨和政府制定的轉型升級政策。金融危機之后,杭州政府頒發了《2009-2011杭州市紡織服裝產業調整振興三年行動計劃》采取政策、資金、搭建平臺等諸多措施促進服飾制作企業走品牌升級轉型之路。沈大服飾城的誕生和政府的規劃不謀而合。
對于服飾尾貨市場帶來的利好,位于杭州喬司勝稼村的迦南地服裝廠廠長周珍總經理很有感觸。她內心的想法說出了全行業的心聲:"自己是從安徽老家過來草根創業,看重的就是杭州服飾產業鏈的完善配套,雖然自己白手起家,已經一步一個腳印做起了服裝加工企業,但在發展的過程中包袱越少越好。自己看到了很多想升級轉型的企業,一個把握不準產生了幾萬件的庫存尾貨,甚至發展之路就此夭折。有了專門的尾貨市場,服飾企業沒有了庫存的后顧之憂,企業就可以更大膽地走創新,轉型發展之路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