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小作坊該何去何從?
“當龍頭企業逐步淡化生產,注重品牌建設或者其他投資的時候,便給中小企業乃至小作坊的發展帶來了機會。特別是對于門檻較低的行業,一批小工廠便會涌現。”
溫州莊吉集團總裁吳邦東這樣說道。在沿海城市生產企業正處于向內地梯隊轉移的特殊時期,各種形態的鞋服小作坊便異常活躍。溫州甌海區鞋革協會秘書長何國良表示,作為生產企業配套的延伸,小作坊一直存在,但今年以來增加的速度特別快,現象特別明顯。
生產企業“單多人少”
“有訂單,沒人做。”幾乎可以被評為2010年鞋服生產企業最流行的話。
何國良說,隨著今年整體經濟形勢的逐步轉好,沿海城市加工廠工人難招,大量企業不得不到外面找代工。溫州市服裝商會顧問李延輝表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一批中小服裝生產企業被迫停廠,工人越來越難招,當前沿海城市的加工廠正處于向內地梯隊轉移的特殊時期,溫州市服裝生產能力頗顯不足。據溫州海關統計,今年1至10月溫州市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比增長19.52%。李延輝說,這就證明溫州訂單沒有減少,一定程度上小作坊為溫州市鞋服生產補充了些力量。
浙江迷西仕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余強春認為,隨著招工形勢越來越嚴峻,我市接下來繼續發展上千人規模的大廠難度已越來越大,小型加工廠將成主角。發達國家像美國、英國、意大利等地基本難見上千人規模的大廠,更多的是幾百人、幾十人的小廠。
用工與成本優勢明顯
溫州甌海一家有100多工人的服裝加工廠老板王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成本賬,拿1件休閑外套成衣,加工費是200元(可算中檔偏高)為例。對于加工廠而言,需要為此付出的成本是:車位工人工資(45元),整燙(2元)、裁剪(3元)、后道(5元)、租金(5元)、管理費用(40元)、面料輔料成本(85元)……以及稅收、開發費用、樣衣等等。一件成衣的加工利潤能達到25元已算不錯,而大企業的成本則更高。
沒有管理成本、稅收等壓力,只需要支付工人工資及水電費、房租費用。許多在企業里有一定技術水平的外來務工人員,便懷著創業的夢想,拉上親戚或者老鄉幾個人、十幾個人一起,做起來料加工的小廠。溫州市服裝商會外貿分會秘書長吳一享表示,這種老鄉、親戚的用工優勢,在小作坊想要擴大規模的時候,同樣會遇到招工難的問題。
農民工創業激情高漲
今年3月份,記者對本溫州市8家鞋服企業進行了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康奈、法派、喬頓等相關民營鞋服企業中,80后新生代農民工約占工人總數的70%。
溫州莊吉集團總裁吳邦東說:“新生代農民工的創業激情是小作坊現象另一個主要的原因。”他表示,現在溫州市的工人與過去已完全不同,年輕一代在企業里主任級以上的管理者許多是大學生。他們對自己的期望值比較高,有創業的激情。在溫州市這樣一個創業氛圍濃重的地方,涌現出一大批小加工廠,也是一個時代發展的必然現象。{page_break}
30多歲的湖北人柯先生是小作坊大軍中的一員,去年兩夫妻投入30萬元,買了50多臺機器,在甌海租了間民房。只能招到20個工人的小作坊里,在旺季時他在為明年淡季籌糧。他的名片經過精心設計,還有品牌標志(商標還沒注冊),希望能像溫州的服裝老板一樣經營:要做有研發能力的加工廠。柯坦言,去年他幾乎沒賺錢,但溫州是個值得學習的地方,希望能有所改變……
在這樣一批小作坊大軍中,是繼續“三合一”的游擊隊,還是轉型成為創業英雄。溫州小作坊該何去何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