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海普洛斯創始人、董事長&CEO許明炎:專注腫瘤基因檢測賽道 大灣區生物醫藥行業正崛起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整個生物醫藥行業產生持續影響,并逐漸傳導到產業鏈各個環節。
聚焦腫瘤精準診療的生物醫藥企業海普洛斯也不例外,主營的腫瘤檢測業務因公立醫院停診、縮診,受到不小的影響。但另一方面,海普洛斯也開始積極研發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加入核酸檢測大軍。
目前,海普洛斯的檢測試劑盒已通過審核進入商務部的白名單,可以出口到歐美市場。此外,海普洛斯還承接了深圳大部分冷庫海鮮凍品、商超、酒店等日常檢測工作。
從技術角度來說,核酸檢測相對于腫瘤基因檢測,技術要求相對較低,更多的挑戰在于,企業整體的運營能力和大量樣本的處理能力。
近日,海普洛斯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許明炎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介紹,做腫瘤基因檢測可能一天處理幾十個幾百個樣本,但是做核酸檢測,一天可能要處理幾萬個幾十萬個樣本。談及核酸檢測業務是否會成為海普洛斯的轉折點,許明炎向記者坦言:“這是因為國家需要所以做了一些新增的業務,我們主要戰略還是會聚焦在腫瘤這個賽道?!?/p>
大灣區生物醫藥行業正崛起
《南方財經》:從美國新墨西哥大學生物醫學博士畢業,也曾就職于美國Cambrian Genomics公司,您選擇從硅谷回國后來到深圳進行創業是出于怎樣的考慮?
許明炎:首先,深圳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城市,它對于中小企業在創業創新方面的支持和包容都具備一定優勢,整體營商環境有利于創業。其次,深圳對比全球來看,最像硅谷,甚至在很多方面,例如對于創業創新的支持還超過了硅谷,最適合像我們這樣回來創業的群體。另外,我們之前本身即有兩個同學也在深圳,所以我們當時沒有太多猶豫就決定回深圳了。
《南方財經》:按區域發展情況來看,華東的生物醫藥基礎強于華南,深圳在生物醫藥、醫療資源這一塊也并非強項,但是海普洛斯還是選擇了在深圳發展,公司實際落地之后,是否感受到區域發展的后勁?
許明炎:目前深圳在生物醫藥領域確實不是全國最強的,但這個問題要兩面看。深圳不是最強,但他又有很大的市場需求和國家戰略的需求。所以政府看到這樣一個目前發展尚且不夠發達的現狀,對深圳及整個大灣區相關產業給予大力扶持。而且生物醫藥行業是深圳的戰略新興產業之一,所以政策友好度很高。另外,深圳有相對比較好的醫療器械企業基礎,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產業聯動發展效應,如邁瑞、華大智造等,基因測序具備一定的產業基礎。
深圳的民營企業發展非常迅速,起到非常好的榜樣力量,所以我也堅信深圳在生物醫藥行業也可以做得很好。我們創業的是一個很有潛力的行業,需要很有潛力的城市,這樣我們才能夠有機會發揮我們的力量。
《南方財經》:在回到深圳創業的這幾年,有感覺到深圳人才集聚的優勢嗎?還是說也會有一些人才短缺的現象?
許明炎:深圳人才情況有幾個特點,首先是從海外引進高端人才優勢明顯,已經形成了正循環和良性循環的效果。而且,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招才、引才的政策,取得非常好的成效。可以看到,在過去十多年深圳引進了眾多包括院士在內的高端人才。
我們企業的話,也有很多海外回來的博士、博士后人才。但就生物醫藥行業而言,其實深圳比較短缺的是一些高層次的市場營銷人員、銷售人員。國外的很多藥企,他們中國總部一般都設在上?;虮本?。傳統上來講,這些市場人員大多數也會集中在上海、北京多一些。所以深圳的生物醫藥行業在這一塊還要加把勁,在這個領域的人才短缺相對比較明顯。
此外一些碩士畢業的人才在進入公司工作四五年之后,成為中流砥柱并且數量龐大,對企業發展來說至關重要,盡管工資水平很高,但也會面臨結婚成家與高房價的考驗。
《南方財經》:生物醫藥行業的市場環境里面,知識產權的保護受到很多關注,深圳在知識產權保護上有沒有一些利好的政策給到企業?
許明炎:整個深圳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我覺得應該是走在全國的最前列。前段時間也出臺了知識產權保護的一些地方法規。我們公司也已經申請了一百多項國內外的發明專利。其實美國也有關注到我們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舉措,目前來看我們做得還是非常不錯的。
基因檢測行業的急速爆發期將至?
《南方財經》:就企業的創新機制方面來說,海普洛斯在研發費用上占比較大,我們目前的運營方式是完全的獨立研發,還是會與高校、機構進行合作,或者說也不排除做一些并購等資本運作?
許明炎:因為生物醫藥行業的特殊性,以及我們公司目前的所屬階段,研發費用確實非常高。我們2018年的研發費用占比在70%-80%,2019年也有差不多40%,目前每年的研發費用都保持超過20%-30%的占比。因為這是一個新興的行業,需要持續不斷的投入研發,不斷地有新產品,產品線要不斷改善、不斷豐富。
另外我們也盡量和高校研究所合作,包括北大、南科大等高校;也和醫院合作,比如人民醫院、北大醫院。在合作過程中,結合他們已有的研究基礎以及我們的研發打算,打造一個一加一大于二甚至說大于三的研發模式。
目前基本上全部是自主研發為主,還沒有并購相關的方式,但是在未來的兩三年可能會更廣泛地去并購一些國外的技術。
《南方財經》:跟其他行業相比,大健康產業比如生物藥劑檢測這一塊,我們在研發上跟其他行業比起來更大的風險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許明炎:整個生物醫藥行業,特別是做創新醫療器械、創新藥物,研發投入比例是非常高的。如果是做藥物的話,他可能前面十年都在投入,沒有任何收入。我們做檢測的可能還好一點,前面兩三年投入,后面陸陸續續會有收入了。到了一定的階段,會產生一些利潤。相比傳統行業,生物醫藥行業投入時間和周期會延長很多,同時風險自然也會比較高。
但是,長遠來看,它依然是高收益的。首先醫藥是民生所需。現在基本上所有的免疫治療藥物等,可能90%以上都來自于歐美,依賴于進口,這對于中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短板,所以我們的國家需要去投入,我們這樣的企業也需要去投入研發。
同時,回報率也非常高。像我們的檢測產品一年可以做到幾千萬的銷售額,好多產品能達到幾個億的銷售額,所以研發投入的比重占比非常高既帶來風險也帶來了回報。
《南方財經》:受疫情影響,第三方檢測似乎駛入了急速發展的階段,您覺得生物醫藥行業最需要的突破點在哪?再或者說生物醫藥檢測這個細分行業最需要提升的不足之處是什么?
許明炎:就基因測序行業來說,在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第三方檢測很被認可,在所有醫院里占比超過50%以上。中國第三方實驗室的檢測現在占比還較少。
就歐美國家的監管而言,做技術的話,他就對你的技術原理和邏輯進行監管,并不具體監管你是做什么樣的產品,所以他是對你的體系進行監管而不是對你的產品進行監管。這比較吻合腫瘤和基因測序這個行業的發展,因為藥物發展是日新月異的。這種監管方式值得借鑒。
我們最近也了解到,有一個藥品審評中心會放在大灣區里的深圳,這對于生物醫藥行業來說應該會非常大的推動,我相信在未來的幾年里行業會有全新的面貌。
《南方財經》:海普洛斯發展到現在,已經到了一定的規模,未來在整個細分賽道,有怎樣的愿景?
許明炎:我們希望未來還是專注在腫瘤基因檢測這個細分賽道,成為國內腫瘤基因檢測最靠譜、最科學、最具醫學性的一家公司,希望做到中國的第一,也希望我們成為全球領先的生命科技公司。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