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步入家紡品牌時代 家紡業未來增速17%
鄭棉主力合約每噸已從33720元一路急跌至25000元,短短13天時間,鄭棉就創下了25%的巨大跌幅。
分析人士認為,本輪棉花價格暴跌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政府的系列調控措施。11月8日-10日,連續三天的時間,鄭商所接連發出七道通知提示投資者謹慎交易投資,而國家在棉花供應量上的投放也逐漸增多。
據烏魯木齊鐵路局人士透露,按照有關部門的安排,在12月底之前,鐵路要確保至少100萬噸的新疆棉出疆,而這已經超過中國一個月的用棉量。“新疆棉現在每日至少有300車皮的發送力度,幾乎前所未有。”
分析師表示,由于前期漲幅過高,在政策密集出臺的情況下,獲利資金聞訊迅速出逃,造成了棉價的暴跌。
據炒棉客描述,本輪棉花下跌過于兇猛,特別是11日和12日兩天棉花都收于跌停,兩天的累積跌幅已達12.51%,按照在交易所8%的規定上加兩個點,11%的保證金計算,如果是在10日多單滿倉隔夜持倉,接下來兩個交易日12%以上的跌幅足以爆倉。
家紡業消費空間巨大
今年以來,棉價不斷飛速上漲,突破20000元/噸大關,相比去年同期的14000元/噸,上漲近五成。受棉價飆漲影響,床上用品漲幅普遍超過30%,秋冬裝價格也紛紛上調。
一家家紡上市公司向記者談到,棉價漲價了,家紡企業的產品也同樣漲價,企業完全可以將棉花的漲價轉嫁到下游。
棉價的漲價帶來的床上用品等家紡產品的漲價并沒有妨礙到銷售市場,仍舊有不少的消費者購買床上用品,店鋪的客流量依舊很大。雖然棉價已漲得很高,但不管是經銷商還是消費者都認為,價格還會繼續在高位運行,而且棉衣棉被是居民必需品,這就促成了高價背景下的“供需兩旺”。
按發達國家的消費習慣,服裝、家用紡織品、產業用紡織品3類消費(按照纖維消費量計)應各占市場消費總量的1/3。但我國目前服裝類紡織品消費約占總量的65%,家用紡織品消費僅占23%,且家用紡織品的人均消費所占消費性支出還不足1%。從國內外家紡用品消費的現實差距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看,我國家紡行業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城市化推動家紡市場增長
如今,中國進入消費加速階段,城鎮居民的衣著消費支出上遠高于農村居民,2009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衣著消費支出1284元,而農村居民人均衣著消費支出僅為233元。因此,家紡這類處于成長期的行業被市場看好,特別是銷售渠道向三四線城市及農村市場拓展的消費品公司。
“品牌”帶動家紡業進入成長期
經歷了棉價暴漲,紡織產品被動提價的時期后,眾多紡企認識到高檔產品的好處。華爾泰國際紡織董事長徐博華認為,企業要想繼續生存,只有轉變方向,提高產品檔次,開發新的市場,盡可能擴大利潤空間。
“面對紡織品原料的價格瓶頸,企業要加快產業升級,加大產品創新力度,開發高附加值的產品,努力尋求企業發展創新路徑,這才是企業在逆境中努力生存下來的關鍵,也是紡織業發展的根本。”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新聞中心主任孫淮濱表示。
在2010年中國家紡論壇上,國家工信部消費品司副司長王偉表示,國家部委將重點調控棉花等原料的投機炒作,并支持紡織龍頭企業、品牌企業的渠道建設和自主品牌的發展。王偉表示,工信部將加快推動中國制造從“加工制造”到“設計制造”的轉型,引導有實力的外貿企業將產業鏈延伸至更高端的產業設計鏈條以及后期國內外銷售渠道的鋪設將成為重點工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