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漲價引發的“蝴蝶效應”
有沒有發現,今年夏天的衣服比往年更容易掉色了?
前兩天,好友ZING在某快時尚品牌買了一條標價159元的牛仔褲,第二天穿上它去上班,結果下班的時候發現小腿皮膚上一片湛藍,“天啊,這么美的褲子,竟然嚴重掉色?”
盛怒的ZING在網絡上發帖泄憤,結果招來了一片同情聲。網友們紛紛安慰ZING,如今想買條不褪色的牛仔褲太難了。
有人以為這是出于環保的目的,好比潮鞋VANS就公開宣稱不會使用化學黏合劑,所以最好別下雨天穿,因為鞋子很容易脫膠。以此類推,服裝容易掉色,莫非也是出于環保的目的而減少了化學固色劑的使用量?
其實,事實并非如此,“如果我們去買一件T恤,發現比以前容易掉色了,可以這樣理解:廠家為了降低成本,用了更為便宜的染色劑。”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服裝代理商介紹。
在化妝品、日化產品漲價之后,服裝價格也漲了。繼LV提價之后,愛馬仕集團首席執行官托馬斯最近表示:“由于原材料上漲,愛馬仕全年的銷售額一半來自皮革制品,接下來愛馬仕將逐步漲價。”香奈兒(中國)公關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會定期根據匯率變動、生產與原料成本等因素,來評估和調整手袋的價格。
國產服裝業提價明顯,七匹狼董事長周少雄對媒體直言:“2011年服裝比較明顯的變化是產品會漲價,漲價幅度為10%-20%。”此外,美邦、安踏、波司登等服裝巨頭也以平均10%左右的漲幅加入了漲價大軍。
石油與時尚,看似遙遠,其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國際油價從去年10月份的80美元/桶一直推漲到5月初的110美元/桶,暴漲的油價成了這一切的幕后推手。衣服中使用的化纖材料比如滌綸、氨綸、錦綸和維尼綸,又叫石油衍生物,石油漲價直接影響化纖的價格。其次,油價上漲也推高了物流成本。
被改變的不只是服裝價格。據商務部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出口企業平均利潤率為1.47%,今年1-2月,進一步下降到1.44%。杭州漢世商貿的副總經理毛文濤認為,如果說前兩年外貿企業轉內銷還只是喊喊的,那么今年轉型已經成了當務之急,因為出口的利潤太薄了。
而你如果感興趣,去翻翻商場里那些女裝的標價簽,你就會發現,原先的“made in china”越來越多地變成了土耳其、印度以及泰國。更多的服裝訂單轉向了全球那些勞動力更為廉價的地區。高企的成本讓江浙一帶的中小服裝企業日子更難過了,不少小企業因為接不到訂單面臨倒閉困境。毛文濤透露,春節后不少上海、江蘇、浙江的紡織服裝中小貿易企業幾乎很難接到訂單,“外貿企業想把成本上漲的壓力轉化到下游的國外零售商那里,是不現實的,不少老外會直接撤單,將訂單下到了印度、孟加拉國或者土耳其一帶。”
中國服裝業跳開“優質低價”的怪圈似乎變得更為急切。杭州本土設計師們正在這么做,比如成功打造COCOON、秋水伊人等知名女裝品牌的應翠劍,如今已經開始了“高級定制”業務,瞄準明星、名流等城市新貴定制禮服,目前已經在業內初具規模,范冰冰、侯佩岑都成為座上賓。男裝品牌象外的楊濤則請來日本三宅一生的設計顧問以及英國圣馬丁畢業的希臘籍設計師來凸顯國際化視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