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鞋企借力知識產權搶灘市場新藍海
隨著近年來品牌經濟的蓬勃發展,知識產權保護已成為鞋業界著力關注的熱門話題。與此同時,政府也將其納入了保護自主品牌發展的新課題里。
近期媒體相繼爆料的“達芬奇事件”更是敲響了品牌行業維護消費者權益的警鐘,同時也從其他延伸角度映射了品牌行業關于現階段知識產權維護的重要性。席然,反觀我國目前鞋行業態勢,大多數產品的創新基本上還停留在產品的外觀與造型上,真正具有較高科技含量的產品在市場上依然屈指可數。所以,模仿品牌加以嫁接引用無可厚非成了最為簡單又可獲取高利潤的渠道。但是,這種侵權的風尚如若不加以斥制,將來勢必會影響整個鞋品牌市場終端的發展。
據悉,目前我國國內鞋企高仿品牌的利率已然持直線上漲趨勢。雖然在這方面政府也著力加大打假侵權的力度課程。但是也只有少數鞋企能意識到侵犯產權專利的危害性,沒有盲目跟風追求短期利益,而是發力自身自主產品的研究與建設。特別是隨著當前市場經濟利潤化的持續膨脹,部分鞋企經營者甚是瞄準了國內知名品牌的各終端市場,急速搭上“傍名牌”的快捷便車。借用品牌的商標權混淆市場,甚至還發力國外市場的開拓,以此獲取了更高的銷售利潤。從短期表面來看,這似乎對品牌鞋企并沒有損失而且還助力品牌鞋企擴大了市場影響力。但是,這種危害潛在的風險是無法估計的嚴重。
“放任產權專利自流就等于扼殺品牌騰飛。”(中國鞋網)鞋業界品牌專家如是說到。放任品牌專利是種極為短視的行為,也是對公眾利益的漠視。這無疑在客觀上助長了仿冒風氣的肆虐。尤其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的鞋品牌必將會更廣泛地進入到世界各地,如果不加強打假侵權力度,這無疑更大程度地損害了廣大消費者的權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危害到了品牌鞋企本身的榮譽,甚至還將會影響到整個鞋行業的健康發展,拖累“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邁進的步伐。
誠然,對品牌鞋企而言,打擊仿冒侵權非但是權利,更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品牌鞋企應該積極行動起來維護自身品牌專利特權,共同打擊仿冒偽劣產品。但這也不能僅靠一兩個鞋企業的抗爭,而需要整個鞋行業一起參與,形成“原創光榮,仿冒可恥”的氛圍,著力利用經銷商與銷售網點,敏銳地發現各地出現的仿冒品牌,聯合政府、司法與鞋業協會這三大支柱部門,加以更具全面范圍性地搗毀了仿冒品牌的窩點。這樣方能究底維護好品牌鞋企的知識專利權,助推中國鞋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新跨越,開辟更為肥沃的市場藍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