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紡織服裝業“換擋提速”轉型升級
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深刻意識到轉型升級的緊迫性。火紅的七月,記者走進秀洲區的一些服裝、紡織企業時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主動走上做大做強、提質升級之路,重點采訪的3家企業更是有著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創新營銷方式等方面的共性,經濟轉型升級在秀洲大地日益“換擋提速”。
織“布”成“衣”——延伸產業鏈搶占終端市場
秀洲區紡織企業眾多,恨“布”不成“衣”,已在不少企業綿延多年。“公司現在已經從單一生產原料向亞麻產品領域進軍,力爭通過幾年努力成為服裝行業的佼佼者。”前天上午,在浙江明效豐匯控股集團,公司辦公室主任袁連觀十分興奮地對記者說。
繼2009年公司研發生產的亞麻襪推向市場獲得巨大成功后,去年,“明效豐匯”又專門聘請意大利頂級專家進行亞麻服裝的設計,同時還在上海成立研發機構。
“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就必須延伸產業鏈,這幾年公司投入了3000多萬元進行新產品研發。”袁連觀說,今年4月底公司生產的各種類型款式的亞麻服裝上市后,兩個多月時間已經實現銷售額1000多萬元。
與品牌企業合作,生產企業需要的面料,一直是嘉興市越龍提花織造有限公司這些年的主業。從品牌服裝面料到航空制服面料生產,再到品牌汽車裝飾用布生產,在提花面料生產上,“越龍”可謂做到了極至。
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通過延伸產業鏈來搶占市場。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越龍”從專業生產提花面料開始,大步向家紡產業進軍。“今年公司又研發生產了高檔的毛料提花面料、羽絨服提花面料,這些今后都可用于家紡產品中。”“越龍”公司董事長汝興龍充滿信心地說,他們力爭用3年時間把“越龍”家紡打造成為區域品牌、5年內成為全國品牌。
提升產品附加值——打造自主品牌創新營銷模式
一直“為他人作嫁衣裳”,產品附加值太低,曾經是一些本土企業的隱痛。在秀洲區,越來越多企業在打造自主品牌、創新營銷模式等方面,走出了別具特色的轉型之路。
選購優雅的衣飾、品嘗飄香的咖啡、閱讀時尚的雜志,在雅瑩時尚生活館里感受最前沿流行時尚的同時,還可以享受一份休閑和恬靜……這是現在不少禾城女士空余的一種休閑方式,而就是這樣的一種銷售模式,讓這間看似不大的生活館,每年可以實現上千萬元的銷售額。
浙江雅瑩服裝有限公司在全國啟動大店模式,斥巨資在重點城市繁華商業街開啟標志性大型店鋪、時尚生活館,目前這樣的雅瑩時尚生活館在全國已經有20家。“最美的店鋪只是‘雅瑩’品牌打造方面的一種創新,今后公司還將從最美的產品、最美的渠道、最美的服務等方面來加快企業的轉型升級。”雅瑩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讓品牌“有形的手”和營銷模式“無形的手”兩者有機結合,如今,無論是“明效豐匯”還是“越龍”公司,也都在積極“借智”“借力”,大力實施品牌戰略、不斷創新商業模式,通過進一步整合企業運行的內外要素,以經營理念的創新來實現企業的快速可持續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