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業發展需準確把握消費需求構建合理商業模式
近日,中國服飾大會在北京落下帷幕。“模式的力量”作為大會的一個主題,為中國服裝行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野。
庫存是不明智的
“目前80、90后已經成為服裝消費的主體,他們的購物理念跟上一輩完全不同,這些年輕人熱衷于自己的喜好。他們的購物宗旨是:只要喜歡就買,并不在意這個東西能夠持久多久。”上海悅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白云虎將這一消費行為稱為“快消費時代”的來臨。白云虎介紹,快消費有兩大特點。第一個特點是決定速度很快,而且不猶豫、不顧慮;第二個特點是決定不僅僅發生一次。
針對這種快速消費的理念,如何抓住消費者的需求變得尤為重要。伊藤忠中國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纖維集團董事長大塚丈二認為,只要生產好的商品就能暢銷的時代已經結束,我們需要準確察覺消費者的需求,并且構建出合理的商業模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爭奪中勝出。
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深圳歌力思服裝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夏國新表示,消費者的變化讓我們頭疼,他們的變化非常快,需求多樣化,而且難以琢磨,想要準確的預測,十分困難,而且風險很大。
去年運動服的大量庫存、積壓,就是“試圖通過預測掌控市場”的前車之鑒。“服裝產品的平均生命周期只有3個月,所以大規模生產和庫存是不明智的。”夏國新說,服裝業包含很多品種、很大的量,想要快速滿足顧客,不能通過大量生產,堆積貨物來實現,而應該從以預測為主轉向以快速反應為主。
小批量生產原材料儲備
“服裝行業需要從點菜的模式轉化到自助餐的模式。”夏國新拿餐飲業作例子,他說,餐飲業有兩種模式,一個是點菜模式,一個是自助餐的模式。點菜模式就是圍著一桌子點菜,點了什么就吃什么,如果一個菜好吃,就會被大家搶著吃光;如果不好吃,就會剩在那兒。自助餐模式就是各種菜都放一點出來,拿的多后面就多生產,馬上補齊需求。在自助餐模式下你可以只吃一樣東西,餐館源源不斷地供給;某些菜也可能一點都不想吃,那就不再生產,總之存貨就是盤子上的東西,不會浪費。
那么如何實現這種轉變呢?夏國新表示,“自助餐模式”依賴于對供應鏈條的管理。首先需要進行前期小批量的生產,然后為后期的大批量生產做準備。做準備并不是提前把服裝生產出來,而是借助供應鏈的力量進行原材料的儲備。這其實是一個從產品設計到后面整個供應鏈的管理問題,即延時生產設計的問題。通過這一模式,既能夠快速地補貨,同時又能夠不造成大量的庫存。如同自助餐,不可能用一個周期很長的東西做自助餐,一定要有一些延時東西,做成半成品放在那兒,吃的時候隨時一燙一煮就可以了。
“自助餐模式”,需要對整個供應商、供應鏈從上到下進行整合。夏國新說,整合并不是全變成自己做,而是跟供應商建立一個戰略合作關系并且樹立全球的視野。哪個公司、哪個供應商在這里做的質量最好,同時速度比較快,就跟他建立一個戰略合作伙伴的關系,并通過時間的鎖定還有供應量的承諾,達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共識。
產品差異化越來越小
北京交通大學EMBA教授葉峰表示,服裝企業需要處理好產業鏈整合、生態圈整合、變異圈的整合的互動關系。他認為,服裝產業正從分散走向集中,大的企業會越來越大形成巨無霸,小的企業生命力頑強會長期存在,未來會是“大象”和“螞蟻”共同存在的時代。對于大企業來說,有兩種戰略選擇:一是多元化經營,二是無邊境擴展。于是就出現一種趨勢:大企業通過收購、兼并、重組等手段讓自己變著越來越強;而小企業有機會就做,沒有機會就自生自滅。
鄭州領秀服飾有限企業公司總經理陳勇斌表示,“企業的模式構建要先有定位,然后再根據定位延伸到產品、價格、渠道、推廣等內容,最終才能構建出適合企業自身的獨特模式。”
“實際上把商標摘掉以后,產品差異化越來越小了。”百麗集團總裁盛百椒說,百麗的核心競爭力不在于產品,而在于供應鏈的管理模式,百麗賣得非常好,銷售量非常大,源自于它的暢銷產品能夠源源不斷供應,供應鏈能夠快速反應就是新的競爭力。ZARA等“快時尚”的成功就是在這里:模式找對了,速度上去了,同樣會獲得新的價值。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