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大佬”三十年的風云路
上世紀八十年代
西樵紡織一枝獨秀
這里的故事要從一個叫“民樂竇”的水閘開始。
在西樵民樂村有一座有著上百年的歷史的竇閘———民樂竇。村里面依然活躍著歷代從事紡織行業的老人。在一條叫做“民樂墟”的古街道中,100多年前交易絲織品的老街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在車水馬龍的今天,這個老街顯得有些窄有些舊。街兩旁的商鋪正常營業,只不過賣的是百貨,而不是絲織品。老街的古房子、老店名仍然可以看到當年紡織業盛行的影子。
衣被天下撥動萬機響,日出萬匹翻動千尺浪。每逢農歷二、五、八,四鄉群眾搖著的小艇,裝滿生絲、桑葉趕來趁墟;農歷三、六、九,民樂裝滿絲織品的小船又從竇閘出發,前往廣州交易。民樂絲織行業還專門購買了一只“花尾渡”貨輪,取名為“西樵合眾綢艇”,帶著裝滿絲織品的小艇,像一條長龍一樣,浩浩蕩蕩地開往廣州,經廣州向國外出口。這就是歷史有名的水上絲綢之路。
當時,全國各大紡織聚集地競相發力,唯獨西樵將這種盛況一直持續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當時,西樵注冊的紡織廠有3000多家,形成了“千家廠,千家店,萬臺機,億米布”的產銷體系,迅速成為全國主要紡織品生產和銷售基地之一。全國紡織市場西樵可謂一枝獨秀,成為行業大佬。
上世紀九十年代
日益失落的“面料貴族”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法國力克公司的代表曾預言,曾經的“面料貴族”———西樵布業的國內大市場“蛋糕”開始面臨被分割的危險。
其時,全國各地紡織業市場正迅速發展,尤其是浙江的同業發展迅猛,設備精良,企業規模大。另一方面珠三角地區許多服裝制造地紛紛建立緊貼外地服裝制造業的布匹批發市場,使得不少原來向西樵取貨的各地服裝生產廠紛紛轉向別的市場提貨。“中山沙溪、東莞虎門、廣州新塘、順德均安,這些市場規模不大,但有大量外地服裝廠的銜接,對西樵輕紡業和輕紡城造成較大沖擊。”佛山紡織行業協會會長陳樹彬講道,“江湖上沒有永遠的大佬。當他人還未入行時,你就是這個行業行尊;當他人也入行時,大家只能在低價惡性競爭中求生存;而當別人的產品超越你時,那就只能逃亡了。”
當時,雖然各地的布料市場逐漸興起,但是本質上卻都是“仿織”。不過西樵有著千年布匹生產的人文基礎,且有臨近港澳的優勢,“仿織”也總比他人早一步。模仿的門檻太低,導致西樵人不得不將一些好的面料鎖在保險柜來賣,以防被人偷偷剪去一塊進行模仿。
“這種‘怕賊’的心理說到底就是底氣不夠,未能擺脫低層次的競爭。”陳樹彬講道。入世后,西樵的老板們進一步意識到“仿織”時代已經過去,昔日的“面料貴族”早已不是鎖在保險柜里就能保住的頭銜。
廿一世紀
科技引領走進鄉村民企
“仿織”已經成為歷史。西樵的企業家們在進入新世紀時就認識到“不突圍,就只有死路一條。”
西樵人從1998年5月開始組建當時全國第一家社會化紡織面料技術開發中心“西樵輕紡城布藝制版公司”。1999年底,西樵鎮又投資1.2億元,建成智能化布線的研發大樓“南方技術創新中心”。隨后,該中心與東華大學合作建立了博士后科研流動工作站,與廣州美院合作建立花樣設計室,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中國紡織信息中心進行全面合作等。
“這是一個大覺醒的時代,國內外一些最先進的科研技術開始走進西樵,走進以往將自己定位在鄉村民企的廠房里。”陳樹彬介紹,西樵的企業家門開始將眼光放在更遠,一條以科技引領帶領行業突圍的革命史無前例地打響了。
2002年,西樵舉行的中國(西樵)國際紡織博覽會,頭一次將“數碼紡織”的理念拋了出來。參展的布料老板們將生產的拿手貨全部擺在顯眼的展位,供客戶挑選。這在當時成了一個具有“革命”意義的事件。此事意味著隨著技術含量的提高,西樵布不再害怕被人偷偷剪去,大批量仿冒了。西樵面料大佬的自信開始回歸。
一邊是企業家門的集體覺醒,一邊是政府部門的傾力扶持。隨后,西樵把紡織行業作為地方經濟建設的重中之重,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以實施“科技興紡”戰略為切入點,出臺了《2009~2011年紡織產業提升實施方案》、《西樵鎮雄鷹企業工作實施方案》、《西樵鎮產學研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西樵鎮專利知識產權行動實施方案》等多項政策,在國內率先探索建立了一套創新平臺、產業基地、交易市場、產業鏈條、區域品牌互相支撐互相促進的紡織產業創新發展的模式,產業成果有目共睹。
展望未來
時代在發展,西樵在與時俱進。就在上周剛剛結束的全國流行面料交易會上,西樵的企業家們再次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商震驚:“這里展出的不再是布料,而是創意。”
“很多高端新式的面料產品都以服裝的形式出現,我們賣的不僅僅是布料,而是創意,是未來服裝的流行趨勢。”陳樹彬如此評價此次全國流行面料交易會上出現的新變化。而這,無疑是西樵紡織行業重新出發的一個新起點———創意無限,市場引領。
西樵鎮副鎮長關海權介紹,西樵正在上馬多個產業促進項目。其中一個重點就是發展總部經濟和創意產業。借助南方技術創新中心的創新體系,投資1.5億多元,建設一座高24層的紡織科技總部大廈,引進和培育紡織創意企業,打造以創意設計、研發推廣、信息交流、產品發布、洽談交易為一體的“創意總部”大廈。
與此相應的還有建設創意服裝工業園和建立現代立體式交易物流體系。依托廣東西樵輕紡城的營銷網絡,建設紡織原料金融物流中心,集交易、倉儲、配送于一體。構建智能的紡織產品電子商務平臺,覆蓋紡織品交易全過程,實現網上交易。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孫瑞哲指出,當前全國流行面料十分之一聚集西樵,其背后體現了西樵紡織邁向“創新型經濟”的道路,引領著全國紡織服裝行業在未來十年向創意經濟邁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