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紡粘產業發展趨勢
“從產業鏈看,中國紡粘非織造布行業未來10年都將成為全球最具潛力和吸引力的市場。我們應當抓住這個機遇,擴大吸收國際會員的力度,全面提升分會在國際紡粘非織造布領域的影響力,提高協會凝聚力。”新當選的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紡粘法非織造分會會長趙民忠對記者說。
2010年,中國紡粘非織造布產量達131.52萬噸,同比增長25.19%。從2008年我國紡粘法非織造布產能躍上百萬噸級水平,到2009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紡粘大國。我國非織造布產業用了不到20年的時間便成為了紡粘大國。而記者在參加第18屆(2011)紡粘法非織造布行業年會上遇到一些紡粘企業老總們卻高興不起來。“行業做得太濫了。”江陰金鳳特種紡織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政剛抱怨說,“隨意添加碳酸鈣,這會給紡粘產業帶來災難性后果。”
近幾年,我國紡粘非織造布產業猶如脫韁野馬,產能迅速擴張。據了解,目前我國紡粘非織造布生產企業有260家,生產線400多條,大部分為PP紡粘生產線。而且1.6米生產線占了一半還多。一項統計顯示,2004年至2010年,紡粘非織造布年增長率平均保持在15%~20%以上。“非典”、“限塑令”,以及房地產的快速發展,促進了該行業的擴張。嬰兒紙尿褲和成人失禁產品的升溫,進一步刺激了行業產能的放大。但紡粘企業小而分散、產業布局不盡合理、產品低水平延伸的問題也日漸突出。蛋糕做大了,但錢不如前幾年好賺了,參加這次紡粘非織造布分會年會的老板們都有同感。
趙民忠會長認為,新技術、新市場增長是主要推手。他分析了當前行業面臨的幾大突出問題:一是低水平重復建設、產品同質化競爭將成為長期困擾行業健康發展的瓶頸;二是如何適應全球環保、綠色發展要求,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三是抓住經濟結構調整的戰略機遇期,大力開拓內需市場,實現行業轉型升級是當前突出問題。他說,解決的辦法必須在專業化和市場細分上下功夫。在研發和創新方面,中國企業要舍得投入。通過重組、整合,加快調整持續發展。{page_break}
在非織造布中添加碳酸鈣是每次紡粘非織造布會議都要提的問題。一些企業為降低成本,在非織造布中添加超過30%以上的碳酸鈣,嚴重影響了產品質量,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競爭規則。對備受詬病的添加碳酸鈣問題,有人表示了不同的觀點。東華大學紡織學院副院長靳向煜告訴記者,非織造布產品添加碳酸鈣比例一般控制在20%左右,除了成本降低以外,這種添加了碳酸鈣的非織造布產品更容易降解,“現在許多國外訂單專門采購添加碳酸鈣的產品。”
在今年的年會上,有人提議骨干企業抵制添加碳酸鈣,呼吁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出臺相應標準,制止為降低成本隨意添加碳酸鈣的行為蔓延,但實施起來恐怕有一定難度。目前,添加碳酸鈣非織造布在“用即棄”產品中還是有市場的,同時,納米級母料成分為石英石,幫助了PP非織造布的自然降解,符合當今世界綠色環保要求。看來,對添加碳酸鈣不能一概而論,關鍵要把握一個度。
參加這次紡粘分會年會的除了生產紡粘非織造布卷材產品的企業外,還多了不少新面孔。作為提供各種專用助劑、母粒(料)、設備的非織造布上游企業參會積極性很高,贊助會議的企業達七八家。南京炫勝塑料科技股份公司在大會研討發言中廣泛引用韓國、日本的成功案例,研判我國非織造布行業發展態勢,得到了會議代表的肯定。南通麗陽新材料開發有限公司介紹的國外在非織造布產品應用領域開發的新產品,如放在腋下吸收異味的護墊,引起與會代表濃厚的興趣。紡織行業外的企業對行業關注度如此之高,一方面說明紡粘非織造布市場存在無限商機,另一方面也為行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國紡粘非織造布發展初期,主要以粗放型發展模式為主。而當今,非織造布作為技術紡織品的重要分支,與幾年前不可同日而語。耐高溫過濾材料技術、超細過濾納米纖維膜技術等成為紡織產業關鍵共性技術,也是紡粘行業需要攻關的關鍵技術,紡粘非織造布產品的差別化將成為新的市場競爭點。PLA、PTT、PPS、PEFE等新型纖維材料制作的非織造布產品,成為細分市場、調整結構的重點。未來的紡粘產業發展趨勢一定是產量持續增長、產品多樣化、市場細分化、應用領域不斷擴大、技術裝備更加先進的市場格局。這些變化意味著行業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準備好了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