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高層又“地震” 公司離重塑有多遠
李寧公司高層又“地震”了。據李寧公司近日發布公告,原李寧品牌首席產品官徐懋淳于2011年11月13日起不再擔任原職務,這是繼方世偉、郭建新、伍賢勇、張小巖之后,今年之內出走的第5位李寧高管。
李寧公司此前發布的2011年半年報顯示,其收入、毛利潤以及每股基本盈利等收益指標均較2010年同期出現下降,其中,總收入下滑4.8%,毛利潤下降6個百分點,每股基本盈利的下滑幅度甚至高達49.7%。由此也不難看出,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向“90后李寧”轉型的李寧品牌到目前為止是不太成功的。
為什么稱霸多年的李寧品牌要轉型?2008年李寧先生在北京奧運會上的飛天點火曾被很多人是李寧品牌的巔峰之舉,然而事實上自那之后,在國際一線品牌對中國市場的擠壓下、國內本土品牌對二三線市場的掠奪中,李寧品牌已經被壓得透不過氣了。李寧品牌在與耐克、阿迪達斯等高端品牌競爭中缺乏優勢,與安踏、匹克等本土品牌較量中缺乏創新,轉型也是逼不得已。
品牌轉型甚至是品牌重塑對于一個發展了20年的老品牌來說無疑是殘酷的,而定位“90后”顯然對于老客戶來說并不買賬,過于中國化的設計也無法趕上早已確定國際化風格的晉江諸多運動品牌。因此,1年多以來的品牌重塑給人的感覺只是簡單的“換標換口號”,而公司整體形象和產品設計等多方面都沒有同步跟上,業績下滑與高管出走就再所難免了。
國內進行品牌重塑并且取得成功的運動品牌不再少數,例如早期跟著晉江運動風起家的貴人鳥,在幾年前早早轉型“快樂運動”,成功完成由專業運動到全民休閑的品牌轉型;以及現在以網球裝備為主打的鴻星爾克,“TO BE NO.1”給消費者帶來運動裝備越來越專業的感覺??v觀目前中國運動品牌格局,晉江一批運動品牌憑借精準的市場細分定位,以及堅定不移的國際化之路,逐漸走向成功,而乏善可陳的李寧品牌還在探索轉型之路。李寧品牌需要加油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