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 中國中小企業苦熬寒冬
年關將至,中國眾多中小企業面臨的資金壓力隨之升高。不少企業抱怨說,盡管政府出臺扶植政策,但他們的經營困境沒有出現根本的緩解,資金鏈隨時可能再度斷裂,目前苦苦支撐的企業恐怕熬不過這個春節。
對中國不少中小企業來說,今年的日子確實難熬。融資難、用工成本增加、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增添了企業主的經營壓力,不少企業不堪重負,干脆關門大吉,導致企業員工追討欠薪,工潮不斷。
為了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中國政府日前頒布“國九條”,提高相應的財政扶植。兩個月過去了,不少企業主表示,企業面臨的壓力沒有根本緩解。
東莞是廣東加工產業的重鎮,與紡織行業的小業主對媒體說,企業資金鏈緊張的狀況現在沒有根本改變,每天帳上資金不過10萬元左右,一有風吹草動,后果很難估計。
東莞貝樂園玩具廠經理沈力行說,海外訂單減少,工廠生產線已經開始壓縮,公司經營現在的確壓力很大。
他說:“一般的普工以前他的低薪是1200到1300(元),現在提到1500到1600(元);原材料也在漲價,象棉花、布料那些都漲啊,還有玩具相關的配件的價格也在漲價。現在這邊做工廠的話真的是利潤很低。”東莞中堂鎮鎮委委員黎建波稱,貸款困難、生產成本增加、外加原材料漲價,對當地企業構成不小的沖擊,有的加工企業甚至出現有訂單不敢接的罕見情況。
他說:“勞動法也提到最低工資的提升,還有企業一些原材料價格上漲。原材料一旦漲價,你的產品生產的成本肯定會高啊。國外訂單給你的價格也不會因為你成本升高而給你提價。他也是給個限價比,所以你的利潤空間就變得很少了。企業的困難就在這里。”
民間高利貸
盡管“國九條”要求加強對中小企業的財政扶植,可當地媒體說,不少中小企業依然無法從國有銀行順利貸款,不得不繼續依賴民間借貸。就是溫家寶總理親自視察過的溫州,情況也沒有根本改善。某民營企業董事長助理說,民間借貸雖然利息高,卻依然比銀行貸款容易。
他說:“我可以這樣說,溫州中小企業靠銀行貸款資金去運營的很少,因為銀行畢竟有那么多的審判手續。比如說你企業廠房如果是自己的,還會好一點。比如你要抵押貸款,如果企業不是自己的,房產不是自己的,拿什么去貸款呢?”可就是這種民間的高利貸,成為壓倒溫州民間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中國媒體報導說,今年4月以來,溫州已有80多家企業老板失蹤,僅9月份就高達25起。老板集體跑路外,高達60%的民間借貸利息還迫使企業想其他辦法賺錢,不得不偏離原來的產業。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認為,溫州傳統加工產業正在出現空心化的趨勢。
他說:“平均來說,到現在已經下貨的只有1%到3%,個別的實業家就把資金從實業里面干脆退出來。有的把廠房租了,把錢專門拿來放貸,還反而輕松。”
原材料漲價
民間借貸以外,原材料價格上漲也增加了中小企業的壓力,內陸地區同樣如此。安徽淮北順發食品公司采購經理束瑞蘭對當地媒體說,她采購方便面原料,原來打個電話就行,可今年4月以后材料漲了價,而且供應短缺。安徽寧國興源橡膠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樓文凱抱怨,原材料價格颮升,讓企業難以承受。
他說:“拿天然橡膠做比方,2009年是2萬3000多(元)。到今年6月份,已經漲到3萬5000多(元),漲幅到60%多。”
評論認為,這表明中小企業面臨的困境已經不局限于沿海地區,開始向內陸蔓延。
政府的扶植措施為什么難以充分發揮效力呢?評論指出,這是因為很多措施治標不治本。溫州時代律師事務所首席律師邱世枝對當地媒體說,政府應急防范,不代表問題得到真正解決。
金融改革
他說:“溫州市政府能做的就是穩定、應急、不要蔓延、不要擴散。但你這企業存活下來以后一個沒辦法根本解決的問題,就是企業產品的出路問題和生產成本的問題,這個是沒辦法解決的。”安徽省政府參事孫自鐸也認為,受政策體制的局限,政府措施往往普惠色彩濃厚,缺乏針對性,很難讓中小企業真正受益。
他說:“我們國家從政策體制上,就沒有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的銀行或者金融組織。所以他的政策相對講就不突出。國外有銀行專門為中小企業的服務,就是對這樣的企業、這樣的經營組織,他有專門的政策進行優惠,力度就比較大一點。”有專家于是呼吁,中國金融體制應該進行改革。重慶工商大學教授謝新指出,四大國有銀行無法滿足廣大中小企業的全部需求,需要地方銀行的充分介入。當務之急是允許地方銀行上浮存款利率,吸引大量的民間資本。只有這樣,銀行才能放松對中小企業的信貸。
他說:“因為考慮到金融市場風險的控制,所以就不敢讓銀行之間過度競爭,這是一直不敢放開存款利率的主要考慮。但假如是這種考慮的話,你就可以部分地放開。比如,一些小型銀行可以在某個區域范圍內、或者在一定額度內上浮利率,而不是全部上浮。”
對廣大中小企業來說,如何挺過這個年關,是現下最大的焦慮。北京大學金融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黃篙博士說:“年底正是民間借貸資金和銀行貸款的回收高峰,也是工人工資、獎金發放以及供應商清款的高峰。目前資金形勢嚴峻,如果不積極采取應對措施,年關之前可能形成一輪更嚴重的危機。”有報導說,中國沿海的很多小工廠和中小企業因不堪重負已經倒閉或變相倒閉,還有不少企業恐怕很難熬過這個春節。上海證券報說,眾多中小企業短期內對經濟前景看不到什么希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