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博物館的視角展現2011中國紡織服裝時尚新面貌
位于西子湖畔的中國絲綢博物館(以下簡稱絲博館)是國家級紡織類專業博物館,主要從事紡織品(絲綢)文物收藏、展示和科技保護工作。但作為致力于長遠發展的博物館,眼光不只關注過去,也將關注現在,因為當下即未來的歷史。為此,絲博館目前也開始了收藏、記錄當代服裝與紡織時尚的工作,并于2011年12月23日舉辦“發現·FASHION——2011年度時尚回顧展”,從服裝成衣及面料、家紡面料及成品、服裝及時尚資訊等各個方面,從博物館角度呈現出本年度的中國時尚面貌。
展覽開幕式于當日下午17點于絲博館大廳舉行。本次展覽由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主辦,絲博館承辦。開幕式由浙江電視臺著名主持人龍薇薇主持,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主席、清華大學教授李當岐、浙江省文化廳副廳長、浙江省文物局局長鮑賢倫為展覽致辭。
展覽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致敬名師”,展品出自名家大師,如郭培的《百福圖》、吳海燕的《富春山居圖》等。個性鮮明的名師們,將帶著觀眾一起找尋這個時期的文化印記。第二部分為“新秀新動力”,展品出自今年才走出校門的設計新秀,2011年中國各類新秀大賽獲獎者,他們用自己的思考詮釋著對時尚的理解。第三部分“品牌解語”,各大服飾品牌展示了自己的經典服裝,闡釋了獨特的風格定位與真我品味。第四部分名為“織秀我生活”,展出了各類面料。面料設計過程是新概念、新工藝、新原料的集合體,不僅在時裝上有著豐富的表現,也裝扮了家居生活。第五部分“歡樂"U"時尚”,展出的是深圳大學生運動會的四套服裝。歡樂的“U” 是深圳2011年世界大學生運會會徽,展現了這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包容性、開放性及多元化特點,也反映了現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
傳統意義上的博物館是文物陳列所,研究收藏的主體是古物。但本次年度時尚回顧展的舉辦,突破了收藏對象歷史和價值的約束。對現代紡織服裝作品的的收藏能較全面地保存和記錄紡織服裝發展的現狀。若能年復一年,堅持不懈,將持續累積的紡織服裝現代藏品打造成巡回展品牌,進行國內外展覽交流,將更有效地促進國內外紡織服飾文化的互動,為企業品牌文化塑造及品牌傳播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這也將是一件記錄當下、功在后代、影響深遠的工作與成就。
本次展覽從12月23日至次年2月29日,歷時兩月有余。為配合展覽,絲博館還于12月23日、24日、25日晚在大廳安排了“尋找時尚、發現快樂”的動態秀表演。24日早上9點,舉行了“當博物館遇見時尚設計師與研究員的對話”論壇,著名服裝設計師張志峰、劉君、中國文物報總編輯曹兵武、中國博物館協會秘書長安來順、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姚安、美國賓州大學博物館研究員周秀琴等人出席本次論壇。24日下午14時,“發現?FASHION2011年度時尚回顧”研討會于玉皇山莊會議廳舉辦,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會長李當岐、東華大學教授、博導卞向陽、上海鼎天紡織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柴方軍、著名服裝設計師、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吳海燕分別作了題為“中西方時裝比較”、“2011時尚評介”、“2011紡織面料設計感悟”、“流行趨勢分析”精彩講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