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人來華打假:羅賓漢掛洋牌賣國貨
近日,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北京知識產權辦公室負責人戴勝橋向媒體表示,他們已向國家知識產權局遞交了三批共30個“偽意大利”品牌,這些品牌或宣稱產自意大利,或使用意大利國名、地名、國旗做產品名稱,打著“意大利”旗號誤導消費者,而事實上這些品牌在意大利根本不存在,如所謂的“達芬奇”家具,“托斯卡尼”皮包。本報記者調查發現,掛“洋”牌賣國貨在服裝、保健品、家居等領域已是普遍現象,形成多年,除了“意大利血統”,這些國貨還喜歡“掛靠”英國、法國等。
事件
60家假冒意大利企業出水
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北京知識產權辦公室負責人戴勝橋表示,2010年7月,意大利經濟發展部領導下的對外貿易委員會在北京設立了知識產權辦公室,經過一年左右的收集調查,在中國市場上發現有60家假冒意大利品牌的企業。這些“偽意大利品牌”的市場主體包括中國大陸、港臺地區以及韓國的企業。它們在宣傳時號稱自己是來自意大利的品牌,但這些品牌在意大利根本不存在。
“這些品牌在意大利的"源頭"都是經過精心捏造的。有一家公司還在宣傳冊上寫上了意大利總部的電話號碼,但經證實那不過是一個普通民宅的電話號碼。”
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旗下的知識產權部已經先后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遞交了三批共30個“偽意大利”品牌,它們或宣稱產自意大利,或使用意大利國名、地名甚至國旗做產品名稱,打著“意大利”旗號誤導消費者,意方呼吁中國政府采取針對性措施。
調查
店面英倫風 產地在中山
店面布置大打英倫風、品牌網站用英文介紹、配英文歌曲……乍一看,就是英國品牌,可仔細一打聽才發現,服飾的產地就在國內。
漫步京城各大商場,無論是男裝、女裝、鞋子、名包……放眼望去,幾乎是清一色的“洋文”字母,走近詢問,導購無一例外答復為“國外品牌”。
“這是英國牌子”、“這是美國牌子”、“這是意大利的”……近日,記者接連走訪京城多家商場和超市底商,詢問了20多家服裝品牌專柜,銷售人員的回答無一例外。
在某商場的羅賓漢專柜,店面布置很“英倫”,服飾上還掛著“英國國旗”的標牌。記者走近詢問,“牌子是哪里的?”導購答復,“是英國的。”
可翻看服飾內的標簽,記者卻發現,服飾的產地一欄上清晰地寫著“廣東中山”。“為什么產地是中山,卻說是英國牌子呢?”追問之下,導購人員有些支支吾吾,“我也不知道。反正我知道牌子的由來是以英國一個英雄為原型的,我們就是按照他的形象設計的。”
“不知道你為什么還說是英國牌子?”面對接下來的追問,導購人員坦言,之所以如此介紹,是因為公司給的宣傳冊上就是這么印制的,我們也就這樣向顧客介紹。
登錄這家品牌的官網,一首動感十足的英文歌曲傳來。網站首頁“品牌介紹”、“產品展示”、“促銷活動”等目錄也清一色地使用英文,直到點擊進入才切換成中文頁面。
{page_break}
二三線品牌青睞造“假象”
和該品牌相似,記者發現包括服裝、保健品、家居等多個領域的商品都存在冒充“洋”品牌行為,其中以二、三線服裝品牌為主,追問下才會承認在國內生產。
不過,這些掛“洋”牌賣國貨的商家進一步解釋往往稍顯不同,有些稱是國外一個知名品牌和國內一家公司合并,在中國生產;有些則表示品牌是國外的,國內公司是代理商;還有一些宣稱,國內公司生產,國外公司監制。
待到掏出商品的內部標簽,顯示的產地卻多來自廣州、深圳、東莞、中山等地。
“為什么不說是民族牌子?”問及這個問題,一些導購員并不隱晦,“標了英文顯得高檔,消費者都覺得國外的牌子好,好賣。”某商場一款意大利品牌名包導購和記者攀談時道出了實情。
記者在商場內與多位消費者攀談,試圖了解消費者心理,發現部分消費者的心理認證了導購所言。“國外牌子,總覺得設計得棒,買了上檔次。”一名穿著時尚的年輕女士告訴記者。但記者也發現,隨著市民消費心理的逐漸成熟,商家制造的“假象”慢慢被一些消費者識破。一年前曾告訴記者專愛“洋”牌子的劉女士心態就產生了變化,“以前我專挑洋牌子買,可買回家仔細看產地,根本就是國貨,所以我現在根本不看是不是洋牌子,只看質量和樣式。”
揭秘
洋名字來自老板靈感
這些號稱“洋”牌子的國貨名牌從何而來?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洋”牌子的名稱由來各有不同,有些品牌就是老板出國玩了一圈,到了當地,看到和了解到了那里的景色、文化,回來后靈感大發。“老板取了名字,員工都跟著想詞,想用什么語言詮釋能和這個品牌靠得上。”這位從業人員坦言,消費者最終看到的宣傳介紹上那些仿佛“身臨其境”、“置身其中”的語言,全都是他們“冥思苦想”的結果。
還有一些“造假”手段,比如在國內建一個工廠引進一些設備,按國外標準生產,號稱是“原裝進口”;宣傳上聲稱至少有幾十年歷史,貼上一張洋人照片,便稱其是著名設計師或品牌開創人,或請老外當模特等。
“土生土長、源自意大利、有著幾百年歷史……”這些誘惑性的宣傳語,往往讓消費者順理成章地認為這款商品品質很好。
“造假”升級打“擦邊球”
業內人士稱,上述是“造假”的最初級手法,后來也有一些“洋”品牌慢慢從簡單的“偽造”過渡為“合法改變”。
比如聽說國外一個賣得不錯的牌子后,在國內注冊一個同樣的牌子。
對于這種搶注,北京市集佳律師事務所律師張亞洲告訴記者,是否違法要分情況,比如該國外品牌在國內已有宣傳和使用,那么根據商標法規定,不可再進行注冊;倘若該國外品牌在中國沒有使用過,這種提前搶注的行為,就不被禁止。
此外,由于內地注冊企業,不能使用“美國”、“法國”等字樣,一些商家打起“擦邊球”,轉道香港、澳門等地,這里注冊商標限制較少。
另外一種慣用手法是,一些老板去國外注冊一個商標,幾經轉手到國內公司,而通過海外注冊公司然后再授權國內生產的方式,在中國是合法的,有了“洋”商標,不管它在國外有無設計、生產及銷售,就被稱為“洋牌”了。
托斯卡尼 皮包
Toskany品牌在意大利未進行商標注冊,在中國的注冊商標所有人是一個姓肖的中國人,實際公司名稱為北京時代唯意皮具有限公司,辦公地點也在北京市東城區。
OBOSI 拉桿箱
在廣州市榮威手袋制品有限公司的銷售人員向記者介紹一款他們生產的“歐柏斯OBOSI”拉桿箱在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所列的“偽意大利品牌”名單中,歐柏斯OBOSI也在列。據戴勝橋介紹,“歐柏斯 OBOSI”商標只在中國有注冊信息,并沒有在意大利注冊。
杰士邦 創可貼
虛構英國血統,其外包裝上,明顯標示著“產品由JISSBON(UK) GLOBAL CO-MP LIMITED(杰士邦(英國)全球有限公司)授權,生產商為SURETEX LIMITED(泰國)”。然而通過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網站查詢則發現,“杰士邦”、“JISSBON”則是武漢杰士邦衛生用品有限公司于1998年4月20日申請注冊的中國商標。
拉菲 酒
中國市場一年消費“拉菲”數百萬瓶,但是在拉菲的產地法國,一年拉菲的產量僅有二十多萬瓶。
在今年2月,浙江省工商局查處了義烏市程盛副食品商行經銷裸裝葡萄酒一案。據了解,程盛商行老板分別從河北昌黎、山東煙臺購入了大量裸瓶葡萄酒,又在香港注冊了“法國拉菲葡萄酒(香港)有限公司、法國皇家卡斯特莊園有限公司”等兩家銷售公司,然后再將自行印刷的這兩家空殼公司的標簽貼在裸瓶上。
{page_break}
金奇仕 魚肝油
有消費者反映在其產品包裝上有“新西蘭金奇仕營養品研究中心”監制的字樣,該公司的鱈魚肝油介紹文字“來自挪威的深海禮物”,外包裝上寫著浙江專供,包裝地是廣東,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金奇仕方面表示,自己就是一個中國企業。
美國駱駝鞋
美國駱駝鞋專賣店隨街可見,盡管打著“美國”牌,但駱駝鞋卻是地地道道的中國貨。“駱駝牌及圖”商標的注冊人是一位姓萬的中國公民。萬某獲準注冊駱駝牌及圖商標后,許可美國駱駝國際投資公司使用該商標,此后美國駱駝國際投資公司許可石獅市豪邁鞋業有限公司使用該商標。
卡爾丹頓服裝、吉諾里茲服裝
這些隨處可見的“意大利”品牌,在意大利官方商業和稅務機關意大利商會里,并沒有這些注冊公司,而且意大利服裝行業的業內人士也沒有聽說過這些品牌。記者了解到,“卡爾丹頓”目前的商標擁有者是深圳市卡爾丹頓服飾有限公司;“吉諾里茲”的注冊企業是北京吉嘉諾服裝有限公司。
馬克華菲男裝
其實這是一個百分百中國原創的品牌。
觀點
“打假人”王海
不誠信致利益怪圈
掛“洋”牌賣國貨,這種方式是否構成欺詐消費者?
“打假人”王海認為,商家掛“洋”牌賣國貨的行為構成了對消費者的欺詐。因為商家使用英文標識、國外牌子等,這些舉動的目的就是誤導消費者,具有主觀故意。王海認為,造成這種現狀持久得不到改變的原因,是長久以來國內部分企業的不誠信,給消費者造成了對其的不信任,而反過來感受不到信任的國內企業就想辦法去改變“血統”,形成了這樣一個怪圈。
多數消費者對王海的觀點表示認同,“長久以往,消費者會感覺被籠罩在一個又一個騙局和假象中,形成惡性循環,無論對商家還是消費者,都是損失。”消費者于先生說。
北京市諾恒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林悟江
加強公司信用立法
北京市諾恒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林悟江表示,如在不違背相關法律禁止性規定的前提下,商家對自己的名稱和商標有自由的選擇權,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公司在產品宣傳中,明示或暗示產品是進口貨等,則可能構成虛假宣傳。對于虛假宣傳,工商管理部門可以予以罰款等行政處罰;消費者有證據,則可要求雙倍賠償。
此外,從另一個角度而言,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也應多了解一些消費常識,不斷提高自我消費的認知能力。而國家也應該不斷加強公司在信用方面的立法,促使公司誠信經營。
在北京市集佳律師事務所律師張亞洲看來,“土生土長、源自意大利、有著幾百年歷史……”這些誘惑性的話語,給消費者編造了謊言,讓消費者付出了額外的費用,屬虛假宣傳,構成消費欺詐。此外,商標法規定,國旗國徽都是被禁止使用的范疇。
張亞洲認為,相關部門應該在執法上更加主動。
北京市工商局消保處相關負責人
消費者有證據可舉報
北京市工商局消保處相關負責人則表示,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廠家只要明確標明了生產產地在國內,就不構成消費欺詐。但如果廠家宣稱國外生產,并以此向消費者宣傳,而國外并不存在的話,就構成欺詐,消費者如掌握證據,可向工商部門舉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